“北京舞蹈雙周”繼承“廣東現代舞周”的傳統,在晚上的重點板塊活動“焦點觀摩”中,由中國的三大現代舞團分別演出各自的年度大戲。細心計算一下,三個舞團自2004年的第一屆“廣東現代舞周”開始連續八屆,加上2008年第一屆和2010年第三屆“北京現代舞展演周”,總共十次聚首于中國舞臺,在同一個舞蹈節中亮相。 首屆“北京舞蹈雙周”中,三大舞團第十一次帶來一年一度的重頭節目,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帶來的是《如歌》、廣東現代舞團帶來的是《身體與靈魂的三段對話》、而香港城市當代帶來的,則是《別有洞天》。 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作為香港旗艦式的現代舞團,除了本土的創作和演出外,還一直肩負著文化大使的責任,向香港以外的地區,展示香港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感活力。我身為舞團的藝術總監,必須思考并引領舞團的整體發展方向,在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開始,便帶著舞團到過三十多個國家進行演出。不過,在踏進二十一世紀之后,我深感中國大陸的當代文化有很大發展空間,潛力巨大,香港作為中國地區現代文化的先行者,其實在現代舞方面可以有更多貢獻,并成為中國現代舞的動力源頭。 所以在2000年,我制定舞團在外地演出的計劃時,把焦點從歐洲、美洲這些傳統現代舞地區逐漸向中國傾斜,并把資源更多地投放于打開大陸市場、培養大陸的觀眾,并連系和鼓勵大陸的現代舞蹈家。所以,在2000年至2012年,舞團每年都必定找機會在中國大陸的主要城市進行演出,更在2005年開始直接參與主辦“廣東現代舞周”,在2008年參與主辦“北京舞蹈展演周”,并在2011年開始在香港主辦“中國舞蹈向前看”,藉著城市當代的國際關系、行政經驗和技術專長,迅速為中國的現代舞建立發展平臺,而舞團也可以當之無愧地標明“立足香港、胸懷中國、放眼世界”的一顆雄心。 2012年城市當代舞蹈團的中國大陸演出第一炮,便是《別有洞天》。這部作品剛在四月中于香港首演,是城市當代舞者黃狄文創作的首部大型長篇舞蹈。舞蹈中十四位舞者恍如被丟棄在空置的舞臺環境里,沒有出路而面對絕境;困處一隅的人跟人之間情緒交織、思維碰撞,身體的能量因而啟動,彼此糾纏、拉扯、排斥、融合,產生一幕又一幕的縱橫奔騰場景。城市當代的舞者在充滿歇斯底里的沖擊里,展示精準卻又無比澎湃的運動能量,宛如要撕裂那一片讓人窒息絕望的封閉空間。幸虧最后,在極度壓抑的掙扎里,舞臺出現一條縫隙,代表編舞為演員留下的一絲希望,也讓作為觀眾的我,經過六十分鐘的視覺轟炸后,終于可以透出長長的一口氣。 在我看來,這個作品的成功,足以讓黃狄文躋身為香港一線編舞家之列,《別有洞天》也行將代表香港,閃耀于許多國際藝術節和文化交流活動中。當然,面向國際的第一步,便是在7月24日(星期二)的“北京舞蹈雙周——焦點觀摩” 的舞臺上,也希望中國首都的觀眾,不要錯過如此精彩的來自香港的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