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雙周——舞蹈營”在7月16日正式啟動,之前一天(7月15日)是學生注冊的日子。注冊地點在雷動天下,時間從早上9點到下午6點。6點正,于雷動天下劇場里召開一次師生見面會,簡單地介紹了老師和“舞蹈營”的資料后,便集體乘坐三輛大巴,前往位于通州的北京現代音樂學院,入住附近的酒店,準備翌日開始的課程活動。 本來“舞蹈營”的地點是選在解放軍藝術學院的,一切也準備就緒,可是今年十八大會議召開,國家領導人也準備更換班子,首都氣氛顯得格外嚴肅,在北京的外國人被嚴加檢查,部隊更是整裝待發,有個名堂,便是‘外松內緊’。因此我也有了心理準備,今年要在解放軍藝術學院舉行“舞蹈營”,讓全國各地的年輕舞者和外國黃發碧眼的舞蹈家們,穿著緊身衣、踏著拖鞋在解放軍的校園里自由上課走動,是基本不可能了。 幸虧北京對現代舞的支持,還是有很大力度的。當知道解放軍藝術學院確實不能提供場地之后,立刻有好幾個學校單位表示愿意跟“北京舞蹈雙周”合作;經過各方面條件的綜合考慮后,我們終于決定,把首屆“北京舞蹈雙周——舞蹈營”的舉行地點設在北京現代音樂學院。 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現任院長李罡,舞蹈學院院長姚崇林特別支持"北京舞蹈雙周"。學院的前身是在1993年創立的北京通俗音樂培訓中心,于1996年6月,經北京市教委批準,在該中心的基礎上,成立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今天已發展成一所順應時代發展,以培養音樂傳媒、國際演藝、影視娛樂等人才為主的高等藝術學府。位于通州的校園占地一百五十畝,建筑總面積六萬五千平方米,我們選擇的“舞蹈營”舉行地點,便是學院中一棟兩層高,共八個大排練廳的精致樓房。 我因為其他事忙,只參與了“舞蹈營”的第一天活動,覺得學院和老師們的情緒高漲,讓我受到很大感染。不過,我也低估了北京夏天的炎熱殺傷力,在第一天下午上課時,教室里的氣溫,在太陽的照射和學員們身體的集體散熱下,飆升至攝氏三十七度,以致好幾位學員有中暑跡象,而其中一位來自加拿大的老師羅伯特·格倫貝克Robert Glumbek,更因為過于激動興奮,在上課完畢后,差點休克昏迷過去,把工作人員嚇了一大跳,趕緊帶他看醫生,并回酒店休息。 好在第二天北京有點小雨,天氣轉涼,北京現代音樂學院也送來多把大風扇,放在教室里,增加空氣的流通;“舞蹈營”的工作人員更別出心裁在每個教室里,放置一個大桶子,里面裝滿冰塊,幫助環境降溫,也算是自制的‘空調設備’吧。我因為第二天便離開“舞蹈營”了,沒有親眼看到那些自制的‘空調設備’,不過聽工作人員的報告,說是效果不錯。 “舞蹈營”除了早上和下午的課程外,每天晚上還有觀摩研討。第一天晚上的活動,是由“舞蹈營”的十三位老師自報家門,并各自用五分鐘的時間在舞臺上展現自己的舞蹈風格和理念。老師們來自天南地北,當然每人的五分鐘也各自各精彩,有些進行即興舞蹈表演、有些坐在舞臺上淡淡地陳述自己的藝術心得、有些精心拍攝了自己日常生活的視頻、有些更帶著學員們一起跳起舞來,氣氛融洽又熱烈。我嘛,既然來了,便客串了一個晚上的主持兼翻譯,更是樂在其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