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當廣東現代舞團在泰拉維夫的蘇珊·德拉爾中心演出第二場之際,我一個人悄悄地離開以色列,準備在14日率領香港城市當代和北京雷動天下前赴青海省西寧市參加當地的首屆“國際原生態舞蹈暨現代舞藝術節”。 這個“國際原生態舞蹈暨現代舞藝術節”從2012年8月15日開始,17日結束,為期三天,由青海省委宣傳部、西寧市人民政府和中國舞蹈家協會聯合主辦,宗旨是「展示‘夏都西寧’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打造‘舞蹈之源’文化品牌,進一步豐富西寧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品位,為西寧乃至青海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添色彩。」 藝術節既然以‘原生態舞蹈’和現代舞為主題,自然邀請演出的都是以表演‘原生態舞蹈’或現代舞的團隊。我其實不太了解什么是‘原生態舞蹈’,只知道楊麗萍制作的一系列演出如《云南映象》、《藏謎》等,曾用過‘原生態舞蹈’這個名詞以作宣傳,但《云南映象》和《藏謎》在舞臺上的呈現,配合許多現代化的聲、光、服裝、布景設計,很難被看成是真正的‘原生態’。所以到青海西寧之前,我也抱著一份好奇心,希望觀摩一下主辦方所認為的‘原生態舞蹈’,到底是些什么樣的舞蹈! 首屆“國際原生態舞蹈暨現代舞藝術節”的參與單位,代表現代舞的是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和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而代表‘原生態舞蹈’的,則有十六個單位,除了西寧市當地的歌舞團之外,節目單里還列出有:貴州省華節市苗族蘆笙舞滾山珠傳習所、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文化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莎車縣民間木卡姆藝術團、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演藝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紫丁香藝術團等。 我在開幕式當天坐在觀眾席里,很認真地觀看了這些來自各地的‘原生態舞蹈’。具體來說,表演的都是一些沒有受過學院改造過的地方民間舞蹈,演員們也都是沒有進過專業舞蹈學院的民間藝人,不過也因為沒有‘專業式’和‘學院派’的浸染,這些舞蹈和舞者們都顯得格外純樸自然。其實以國際的標準來說,這些舞蹈的正式名字是‘民間舞蹈’,可是在中國的畸形舞蹈發展里,‘民間舞’被學院里的學科給規范起來,‘民間舞’這個稱謂被老師和學生們占用了,只有他們跳的才是正宗的‘民間舞’,而真正地方上的,沒有學院里強調的特殊‘風格’或‘份兒’的純樸民間舞蹈,便只能被稱為‘原生態舞蹈’!至于這些‘民間舞’和‘原生態舞蹈’的關系,猶如從現代舞中忽然冒出來的‘當代舞’一樣,自有中國舞蹈界的權威人士去進行論述和自圓其說,我可沒有資格去妄加評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