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鄭億 通訊員 楊蔚 插圖 連誠 本報訊 8月27日晚,一個廣場舞領舞大姐推著拉有音響的自行車,走到雙菱小區門口,金項鏈被一個男子搶走,她穿著高跟鞋追了一百多米,最后,和協警一起,抓住了男子。民警說,大姐如此腿功,可不是一天能練出來的…… 大姐50歲出頭。 當晚9點40分左右,她在凱旋公園領著大家跳完舞,收拾音響放在自行車上,推著回家。一個年輕男子盯上了她,尾隨到小區門口,扯下她的金項鏈就跑。 大姐雖然穿著6厘米的高跟鞋,但反應快、跑得也快,追出一百多米,男子奔到了慶春路口的斑馬線前,對面有十幾個路人走了過來,大姐喊,“抓賊!” 男子調頭準備往回跑。 哪知大姐就站在離他不足十步遠的地方,邊上還有趕來的采荷派出所協警。大姐和協警一起將男子按倒在地…… 大姐是采荷一帶有名的廣場舞老師 報起老師的網名大姐如數家珍 昨天在絲綢店見到了大姐。大姐左手腕戴了個金鐲子,右手腕戴了個玉鐲。長裙、高跟鞋,大波浪卷發。 大姐說,跳舞,一定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人跳舞,長裙,高跟鞋,這樣才會好看。”大姐說,開始穿高跟鞋不習慣,練著練著就好了。 大姐姓汪,杭州人。大姐老公還在上班,女兒在讀大學。 大姐以前在絲織廠上班的時候落下了頸椎病。 2002年,大姐辭去工作,到妹妹的絲綢店里幫忙。 為了治頸椎病,汪大姐想到了跳舞。 大姐以前沒接觸過舞蹈,找人學又有點怕羞。女兒給她支了個招,上網學! 2003年開始,汪大姐自學廣場舞,而且成了廣場舞“達人”(網絡用語:形容在某一方面特別精通的人)。 大姐拿出MP4和U盤,里面全是舞曲和舞步的教學視頻。U盤有五六個,每個容量是8G,全都裝滿了。 “我的舞全是網上學的,最開始的時候,我學的都是一些8步、16步的舞,現在,就算100多步的舞,我練起來也和8步的一樣了,兩天之內肯定能練成……” 汪大姐說,她最開始的兩位老師,一個網名叫“秦建偉”,一個網名叫“阿中中”。 “秦建偉是上海那邊的,他主要是腳步好。阿中中是紹興的,他的舞有點新疆舞的味道,蠻漂亮的。” 后來,大姐又陸續接觸了“応(yīng,古同應)子”、“周思萍”、“白鴿”幾位老師,“応子跟潮流跟得最緊、周思萍舞技最廣博、白鴿舞步最動感,強調‘快’……”大姐對每個老師都有一番總結。 “2003年,開始就是和幾個小姐妹一起玩玩的,后來在采荷文化廣場那邊跳了段時間,有人想跟我學,我就教了,到后來最鼎盛的時候,我帶了二十幾個學生,加上廣場上另外幾個老師,每天晚上有五六十個人一起跳,那真叫壯觀的。”汪大姐說,“現在,我會多少舞,自己也不大數得清,可能會300多支吧。” 從《倫巴》到《最炫民族風》 大姐目睹了杭州廣場舞變遷 跳廣場舞這9年來,大姐的生活模式幾乎雷打不動:早上7點起床,8點到妹妹店里上班,傍晚5點多下班,回家準備一下,7點左右就騎車馱著音響,在廣場上準時出現了,每晚跳到9點多。 汪大姐說,學新的舞,主要在店里學。生意空的時段,她就照著網上視頻練,晚上再去教給大家。 大姐說,這幾年,廣場舞還是有些變化的:“以前,采荷廣場流行過交誼舞,但這是要男女一起跳的,幾年下來,傳出過幾次難聽的謠言,醋壇子打翻的事情也有過,交誼舞的人氣就下去了,跳交誼舞的女方基本都轉投廣場舞,男方嘛,不大好意思和我們一起跳,就只能沒得玩了……” 大姐說,剛開始跳的時候,放的都是很慢很慢的“倫巴舞曲”,沒過兩年,像《魅力恰恰》、《蝴蝶》這種難一點的舞大家也都能跳了,再后來就流行《卓瑪》、《單純》什么的……“現在最流行的要數《最炫民族風》,它不是最難的,只有72步,但真的是人人都愛跳……” 大姐說,她覺得跳舞最能提一個人的精氣神,腿勁也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