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舞蹈家、浙江歌舞劇院舞蹈團團長劉福洋是舞蹈專場《生命舞跡》的靈魂,除了演,他還要編。 劉福洋有1.83米高,對于一個舞者來說并不占優勢。“我考大學時才1.7米,大學4年長了13厘米,可能是讀中專時,練舞太苦太累了,大學輕松點就長個了。不過那些舞蹈技巧早在沒長個之前,就打下基礎了。”昨天,劉福洋告訴記者,對于高個舞者來說,他現在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來練習平衡與旋轉的技巧。 劉福洋14歲進入中央民族大學,成為學校里最年輕的本科生,如今這個28歲的大男孩不僅是國內最頂尖的男舞者之一,還帶領著一支極為年輕的舞團,44個舞者的平均年齡不到22歲。 14年時間,劉福洋交出了一份閃閃發光的履歷表:韓國第十一屆碧史國際舞蹈比賽最高獎、第十一屆文華獎表演獎、第七屆中國藝術節觀眾最喜歡演員獎、第五屆舞蹈荷花獎表演金獎…… 而這次,他領銜的這場舞蹈專場分為兩個部分,上半場是《生命舞跡》,在一些耳熟能詳的背景旋律中詮釋生命的起源、掙扎、脆弱、自由以及歡騰。下半場,劉福洋與演員們一起展示近年來多部原創的獲獎作品,包括荷花獎表演銀獎、華東六省一市舞蹈大賽唯一評委會特別獎作品《紅色英雄》等。 劉福洋對《生命舞跡》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從最初的創作構思、舞蹈編排、音樂選擇,到每個舞者的動作打磨,他都親力親為。 尤其是音樂,相當契合年輕觀眾的喜好。比如開場選的是《賽德克巴萊》的音樂,中間還夾雜著《康定情歌》、80后熟悉的童謠《泥娃娃》,當然還有那首膾炙人口的《我的歌聲里》。 這兩天,浙江歌舞劇院舞蹈團的排練室里,都是年輕演員們排練的身影,有的腿上打著綁帶,有的腰上涂著膏藥。“傷痛是家常便飯,我們每天要排10多個小時,一天不知道流多少汗,每天就吃一頓。因為太累了,反而吃不下,只能喝水,最多的時候每個人一天喝10多瓶水。”劉福洋說,為了這臺舞蹈專場,大家都很努力。 在這個舞蹈團里,男女搭配相當和諧,男演員跟女演員數量幾乎對半開。原來劉福洋招收團員的條件中有一點,希望招收更多出色的男舞者。 “一個舞蹈院團如果想強,男孩必須強!”劉福洋把舞蹈看作為屬“陰”的職業,在他看來,但凡屬“陰”的行業中,強者一定是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