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現代舞周”今年挪到11月舉行,從一個‘國際現代舞表演窗口’轉化為‘國際交流和交易平臺’,目標觀眾也從之前的國內年青舞蹈家和現代舞愛好者,發展至如今的國際藝術機構策展人為主,希望通過“廣東現代舞周”的活動,把中國尚還年輕的現代舞,推廣至世界各地的表演舞臺上。 活動結束后,資料經過整理,一些統計數字出來了,成績還算不錯。其中晚上在劇院舉行的“名家薈萃”環節,是公開賣票的演出,包括廣東現代舞團、波蘭舞蹈劇院、城市當代舞蹈團、動藝舞團、北京雷動天下和荷蘭凱思妙風尚舞團合共呈獻了六臺風格各極其異的節目,平均票房達到七成二。票賣得最多的,自然是深得地主之利,又適逢二十周年慶典演出的廣東現代舞團;動藝舞團夾著香港、臺灣、大陸合作的聲威,門票也甚為搶手;讓我稍感失望的,是城市當代舞蹈團帶來一臺年青編舞家和時裝設計師合作的節目,票房卻勉強只有五成,看來將來在票務推廣上,還得要加把勁才行。 至于白天在省歌、市歌和現代舞團小劇場中的演出,主要是招待來自外國的藝術節策展人參觀,并不公開賣票,可那些不用上班或上學的廣東現代舞粉絲們,卻是早早聞風到來,每次都把劇場烘托得熱熱鬧鬧! 不過,全新方向的“廣東現代舞周”亮點,并不在于觀眾的或多或少,而在于能否引起國際舞蹈界對中國現代舞的重視。這次“舞周”吸引了來自13個境外國家的28個藝術節和舞蹈團隊的策展人和總監級人物;他們不但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全部來自中國的舞蹈作品,還積極跟他們看中的中國舞蹈家們傾談將來可行的合作方案。 參加今年“廣東現代舞周”的中國舞蹈家中,最開心的可能是廣州的羅月冰了,因為她的作品《新月》獲得許多關注,也已經獲得來自澳洲、荷蘭的藝術節邀請前往彼邦演出;北京那舞團演出的《來復》也是個熱點,挪威的藝術家已經和舞團的藝術總監那爾斯和蔣可鈺進行合作項目;為廣東現代舞團編排《杜象·易象》其中一段舞蹈的劉斌,也將有機會于明年底到丹麥交流;每年5月份在德國舉行的東西方藝術節,準備邀請雷動天下前往歐洲,而韓國藝術節代表的胃口最大,除了希望城市當代舞蹈團到韓國演出外,對在《中國舞蹈向前看》中上演的南京呼日樂和邢冠兵、云南桂梵恒藝、北京胡沈員、廣州趙建瑞、香港曾景輝等的節目都有興趣。確實在連日來的交流里,許多國際藝術節的策展人也紛紛探討,能否把《中國舞蹈向前看》這樣形式的表演,帶到他們的演出平臺上,結果如何,“廣東現代舞周”正緊密地跟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