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芭蕾舞團馮英團長倡導并不遺余力地推動的“芭蕾創意工作坊”(Workshop)品牌活動自2010年至今已歷時四屆。四年來,Workshop已經逐漸成為中芭培養青年人才和公益品牌的代名詞。隨著這一品牌活動的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青年芭蕾舞演員們,更加渴望汲取和體驗舞蹈創編的艱辛與樂趣,而一批優秀的年輕舞美設計人員和演出宣傳策劃人員也脫穎而出,在這個劇團為年輕人搭建的平臺上各顯其能、大放異彩!Workshop也隨之迎來了第四屆。 “溫故·知新”,顧名思義,演出將集中呈現給觀眾前三屆“芭蕾創意工作坊”部分優秀編導作品,并推出兩個新創作品。“故”——包括由張鎮新編導的《天黑請閉眼》,由李俊編導的《白蛇·人間》,由余波、邢亮編導的《極》,由王琪、邢亮編導的《你是誰?》。“新”——包括由費波編導的《紀念碑》,以及特邀著名旅德華人舞蹈編導、德國多特蒙德國家芭蕾舞團團長兼藝術總監王新鵬在傳統芭蕾舞劇《天鵝湖》基礎上創編的一段《白天鵝與王子雙人舞》。 應該說,本屆的六個作品“博古通今”,作品《天黑請閉眼》通過游戲的形式表達了每個人都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在擾亂別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深情而精彩,生活宛如一場游戲憑由自己塑造;而作品《白蛇·人間》表現的是白娘子在被壓在雷峰塔下的夢中回憶,當夢醒時,所感所思所悟,猶如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作品《極》則表達了中國古典的哲學思想,并留給觀眾一個終極哲學思考——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除此之外,作品《你是誰?》曾在“2011中芭演員年度考核匯演”中廣受好評,作品通過一種輕松幽默的方式來表達了當下社會中一些扭曲的現象和問題。 新創作品《紀念碑》根據莫里斯·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音樂而創作,編導費波從音樂里感受到一種關于信念和生命之間的關系,正如各不相同的人卻又需要一個共同的信念,這個信念是一種對待生命的態度,有著源源不斷的能量,就像一束光始終存在并且最終引領我們向前。作品《白天鵝與王子雙人舞》選自王新鵬版《天鵝湖》第四幕,舞劇第三幕結束時,黑天鵝與魔王得意洋洋的離去,極度悲傷的王子意識到自己被欺騙了并獨自沖到天鵝湖畔。他遇到天鵝公主,向她傾訴衷腸;于是有了這段第四幕開始時新創的雙人舞。音樂選取了柴科斯斯基的《悲歌》(為弦樂隊而作),原作首演于1884年,是為紀念俄羅斯戲劇表演藝術家伊萬·薩馬林從藝50周年而應邀創作的,1891年,柴科夫斯基又將這段《悲歌》音樂用做《哈姆雷特》第四幕的間奏曲,并流傳至今。 據悉,此次演出中,四個“溫故”作品將分別在舞段編排、音樂選配、燈光布景、服裝設計等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創新,而根據《波萊羅舞曲》音樂和傳統舞劇《天鵝湖》而新創的兩個“知新”作品的題材也為觀眾所廣為熟知。屆時,整臺演出將為觀眾呈現出“故”中有“新”、“新”中有“故”的景象。 作為中央芭蕾舞團2013年開年的重頭戲,《第四屆芭蕾創意工作坊晚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