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李迎輝、蔣山/審稿:孫元娜/攝影:司廷宏 2013年5月9日晚,由旅德著名華人編導王新鵬為中央芭蕾舞團創作的《春之祭》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隆重首演,以此紀念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首演100周年,同場首演的還有中芭駐團編導費波的新作《波萊羅》,以及世界著名編導大師莫里斯·貝嘉的代表作《火鳥》。將這三部根據音樂史上極具份量的音樂名作編排的芭蕾作品同臺演出,并由交響樂團現場演奏,是對中央芭蕾舞團綜合實力的一次全方位考驗和巨大的挑戰,更是今年中芭創作并上演的一臺“重頭戲”。 此次中芭推出這樣一臺被公認為極具挑戰性的芭蕾晚會,不僅展示貝嘉大師的名作,更有活躍在當今國際、國內芭蕾舞壇的兩位優秀編導的新作,這是對中芭全方位的考驗。《春之祭》、《波萊羅》、《火鳥》三部震撼之作同時搬上舞臺,在芭蕾舞壇上、甚至是樂壇上都非常罕見,實為勇氣和實力的綜合體現。因為它不僅要求芭蕾舞演員以極富表現力和張力的肢體語言征服觀眾,同時也是對中芭交響樂團藝術水準、甚至是體力與耐力的綜合考驗。 都說看“芭蕾三合一”或“精品晚會”過癮,在這樣一臺全新的晚會上,中芭搬出了強大的陣容。不論是《春之祭》中,由曹舒慈扮演的少女、由馬曉東扮演的大地之神,還是《波萊羅》中,朱妍、盛世東、余波等中芭明星刻畫的一個個生動人物,以及《火鳥》中,由優秀青年演員張熙、孫瑞辰分別扮演的火鳥和鳳凰等,中芭實力明星和優秀青年演員同臺傾情演出。不僅如此,舞臺上60多人的群舞也堪稱“超級強大”陣容。同時,中芭交響樂團也首次以90人的龐大陣容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樂池中現場演奏。加之配以大氣恢弘的舞臺布景、炫目別致的燈效、華美新穎的服化造型,一時間,以宏大的氣勢,振聾發聵,引人入勝,強烈沖擊著在場的每一位觀眾的感官,不得不由衷贊嘆:這真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饕餮盛宴。 中芭音樂總監、首席指揮張藝表示“排演《春之祭》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去年《小美人魚》的成功首演對于‘芭交’來說上了一個臺階,但不同于《小美人魚》這個當代音樂作品,誕生于100年前的《春之祭》則更為復雜,尤其是它的節奏,每個小節都在變化。但‘芭交’近些年來演出的各種題材音樂會的累積也幫助了我們。”在本次演出中,樂團特意從德國科隆廣播交響樂團邀請了首席圓號演奏家加入現場演奏,作為芭蕾舞劇的排演,邀請外籍演奏家來幫助演奏,在中芭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劇團對于此次演出的重視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