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集《天華》《大地》 ---中國舞蹈十二天之佟睿睿作品 演出由上下兩個半場組成:上半場是古典舞集《天華》,由佟睿睿不同時期的中國古典舞經典作品合集而成,包括《扇舞丹青》、《根之雕》、《綠帶當風》、《碧雨幽蘭》、《點絳唇》、《夜深沉》;下半場是現代舞集《大地》,采用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春之祭》。 上、下兩個半場,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舞蹈風格和創作理念,一個古典,一個現代;一個充滿人文情懷,一個富有生命肌理,但又都是同樣的純粹。如果說《扇舞丹青》、《根之雕》、《綠帶當風》等經典作品是自覺于中國文化和對古典舞的唯美追求,那么舞集《大地》則是對中國哲學意識的敬重,褪去精致與范式,向樸素的生命本真進發,在大地之德與天地之化間尋找安息之地。 上半場: 古典舞集《天華》 1、獨舞《扇舞丹青》 創作于2000年, 2001年獲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一等獎、2002年獲第二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一等獎。 獲獎演員:王亞彬 表 演:王亞彬 舞、樂、書、畫、劍,集于一柄折扇,從起筆冥想,成竹在胸,到潑墨揮毫,勾勒出一幅幅水墨丹青,不知匯集了多少文人墨客或悠然自得或酣暢淋漓的浪漫與情懷。 2、雙人舞《根之雕》 創作于2001 年, 2002年獲第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 "當代舞作品金獎、表演金獎。 獲獎演員:朱潔靜、劉迎宏 表 演:朱潔靜、王佳俊 兩個樸素的生命體,一陰一陽,彼此依賴,相互滋養,讓你的根埋在我的土里,無論歲月蹉跎,繁盛凋零,盤繞中生生不息,雋刻在年輪的印記,血脈相連。 創作于2003年,2003年獲第六屆"桃李杯"創作二等獎、2004年第六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銀獎。 獲獎演員:陳穎潔 表 演:唐詩逸 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云雨。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纻。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4、獨舞《碧雨幽蘭》 創作于2006年,2006年獲第七屆"桃李杯"舞蹈比賽古典舞少年組金獎。 獲獎演員:唐詩逸 表 演:唐詩逸 記憶中的倩影,在溫潤的細雨中蕩漾出來,最是那純潔如詩般的起舞,像一抹幽蘭悄悄的綻放,彌漫著淡淡的清香,傘下,那個單純、清新令人魂牽夢系的"她",踏雨而來…… 5、女子群舞《夜深沉》 創作于2008年,2010年獲華東六省一市舞蹈比賽特別大獎。 獲獎表演:上海歌舞團 演 出:上海歌舞團 領舞:朱潔靜 "夜深沉"借曲牌之名舞出袖里乾坤, 在京胡的高亢與激昂,俯探鼓邦的低沉與厚重中,揮灑出袖的內斂與灑脫,從戲曲中吸收,在編舞上延展,傳統中融入現代意識,那紅,是中國的紅,那袖,是飛揚的古典精神。 6、獨舞《點絳唇》 創作于2012年,2012年獲第九屆"桃李杯"舞蹈比賽古典舞青年組金獎。 獲獎演員:華宵一 表 演:華宵一 一點櫻桃紅,一抹寄相思。女人為情生、為情死、為悅己者容!君未歸,我怎敢老去! (每場演出上半場節目有摘選,以演出時為準) 下半場:現代舞集《大地》 創作于2009 年 舞美設計:譚韶遠 燈光設計:邢辛 2009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周年祭首演于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表演:上海歌舞團 朱潔靜、方光、王佳俊、黃愛萍、候騰飛等 在災難面前,我們感受悲痛,體會生命的脆弱、自然的無常,大地恩澤萬物,如母親般孕育萬物,但又拋開善惡的分野,無謂枯榮的砥礪,任由無助的個體生命生長、消亡、再生長,一次又一次經歷輪回。 是啊,生生不息,謂之大地之德,但或祭或敬,又無不"逝者如斯夫"的暫短。萬物變遷,薪火傳承,終究淪為周而復始,卒莫消長。也許,本不必過于執著這樣的恒久,而應盡情地釋放生命的燦爛,才能讓每一個瞬間都無比光耀,即便短暫,也是永恒。 攝影師:王小京 [attach]160152[/attach] [attach]160153[/attach] [attach]160154[/attach] [attach]160155[/att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