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王小京 舞劇《王羲之》以王羲之“人生之景”照應“家國命運之景”,以“生活之悟”照應“中華書法之悟”,在大開大闔的劇情延展和追根探源的書法語言中,勾勒出一代書圣王羲之的血肉形象和魏晉風度,并由此折射中華書法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泱泱大觀。 此劇由著名舞蹈評論家、藝術學博士后、中國舞蹈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羅斌擔任編?。挥晌覈鑴【帉В▏乙患壘帉ВK時進擔任總導演;浙江歌舞劇院舞蹈團團長、著名青年舞蹈家劉福洋、朱潔靜,聯袂領銜主演;目前,該劇已被浙江省委宣傳部列入“浙江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項目”,并將于明年赴國家大劇院獻演后開啟全國巡演。 《王羲之》由國內一線舞劇編創團隊傾情打造的作品,采用王羲之人生與書法平行錯位的發展式結構,表現王羲之人生起伏不定,仕途落沒下行,心靈飛揚自由,書境超前攀升,最終成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一代書圣的多重力的復合重疊的交響式進行。浙歌舞蹈團團長劉福洋說,《王羲之》是一個挑戰。 “如何才能更好地取書法之形韻,創先鋒古典之舞風?如何通過這部作品,開當代民族音樂先河、破鏡框舞臺空間、留存時代符號,這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但所有的演員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有著挑戰必勝的信念。”他說,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舞劇《王羲之》定能深刻地刻畫王羲之的精神面貌,為我們展現一代書圣潑墨揮毫的神韻,并打造出先鋒舞蹈的歷史意義。 舞劇《王羲之》分八幕,全長2個半小時,它以王羲之“人生之景”照應“家國命運之景”,以“生活之悟”照應“中華書法之悟”,在大開大闔的劇情延展和追根探源的書法語言中,勾勒出一代書圣王羲之的血肉形象和魏晉風度,并由此折射中華書法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洋洋大觀。像主人公少年時向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青年時袒腹東床被太尉郗鑒招為佳婿、中年仕途失意書藝飛躍等重要的歷史情節都得到了藝術化的再現。 《王羲之》的主人公是一代書圣,它的劇情、舞美設計到舞蹈編排自然要充分吸收書法元素。劇情的高潮理所當然地出現在“蘭亭修禊”一幕,隨著演員行云流水般的肢體動作,“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也在舞臺后景上逐漸浮現。舞美設計以黑白二色為主,并通過多媒體手段在舞臺上投射大量書法影像。舞蹈編排同樣盡可能展現書法魅力,總導演蘇時進告訴記者,像在王羲之研習書法的多個場面,都有演員在幕后用動作剪影,力圖演繹隸書、篆書、草書和行書的藝術特色。 [attach]164188[/attach] [attach]164189[/attach] [attach]164190[/attach] [attach]164191[/attach] [attach]164192[/att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