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的我省舞劇《紅高粱》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首演。這是該劇獲得文華大獎后的首次演出,也是青島舞劇首次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第二次觀看此劇的莫言先生說,舞劇《紅高粱》呈現出一種剛烈的、向上的,既有柔情又有烈性的自己故鄉的精神風貌。 高粱似酒,直醉人心。"在國家大劇院,青島市歌舞劇院的演員們通過肢體語言和舞蹈語言,把富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山東民間文化和風土人情展現給首都觀眾,彰顯了山東人的堅毅品格和特有氣質。 莫言:《紅高粱》問世已經26年,被改編成了電影和話劇,還沒有改編成舞劇。舞劇比話劇的改編難度更大,青島市歌舞劇院付出了很多努力,特別是在舞劇的靈魂——音樂上付出了很多。如果這部舞劇獲得了成功,我只是提供了一點素材,成功屬于整個舞劇的創作團隊,就像電影《紅高粱》的成功屬于張藝謀、鞏俐等人一樣。 攝影師:劉海棟 舞劇《紅高粱》劇情簡介 “生如高粱 死如烈酒” 序 1939年,墨水河畔,高粱紅了,如咣洋血海。我爺爺彎腰擺酒,擺出我奶奶的一生...... 顛轎 那一年送親路上,我爺爺把花轎顛得象高粱起伏,顛出我奶奶一肚子的苦水。她被親爹以一頭驢的價錢許給了燒酒鍋的麻瘋掌柜。我爺爺和羅漢大爺眼睜睜地看著我奶奶入了洞房。 野合 第二天回門路上,我爺爺劫走了我奶奶。沒人知道那天高粱地里發生了什么,只知道我奶奶笑著走了出來。當天夜里麻瘋掌柜離奇死去,我奶奶面對中傷倔強不屈。 祭酒 日子慢慢過去,我奶奶當上了燒酒鍋的新掌柜。就在新酒出來的那天,我爺爺突然出現了,激起我奶奶心里的漣漪。羅漢大爺知道燒酒鍋有了新主人,他作別眾伙計,孑然離去。 豐收 高粱熟了一茬又一茬,我父親豆官長大了。那天在高粱地里,我父親第一次見到了我奶奶經常提到的羅漢大爺。人們在收獲的日子里歡天喜地,不知危險將近。 屠殺 鬼子說來就來,羅漢大爺為救我父親被抓。鬼子逼著小伙計把羅漢大爺生生剝皮。我奶奶無畏地給羅漢大爺敬上最后一碗酒,后來發生的事在我父親的記憶里一片血紅。 出殯 墨水河畔,紙錢漫天飛舞,我爺爺領著眾鄉親給死去的人送行。那是我父親這輩子見過最壯觀的出殯。人們象從高粱地底爬出的一樣,毅然決然地迎著鬼子的槍炮而去。 獻給那個年代激蕩在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 主創、主演名單: 原著 / 顧問 莫 言 出品人 黃 港 總編導 王 舸 許 銳 編 劇 詠 之 作 曲 程 遠 舞美設計 周立新 田勝溫 服裝設計 韓春啟 崔曉東 燈光設計 蒙 秦 孫少波 金 海 化妝設計 曾 衛 王文俊 編 導 李世博 賈 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