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的藝術。它起源于勞動,又與文學、音樂、美術相伴而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它以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了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人們的社會生活;以動作的姿態、音樂的節奏和人的臉部表情為基本要素,鮮明地反映出人們不同的思想、信仰和審美要求,同時又培養了人們優美的舉止和正確的體態。![]() 舞蹈自產生以來不但具有供人欣賞和娛樂的作用,同樣也起到了宣傳教育的社會作用,而如今它也已成為了當今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的途徑,并且與美的教育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最早提倡和發展普及型舞蹈教育的國家是美國。 美國自20世紀初以來的小學、中學、大學都普遍設立了舞蹈課,他們的這一做法基于他們對舞蹈藝術的基本認識:“幾十年來,美國教育系統里的舞蹈設置目標。初期屬于體育范疇,認為舞蹈活動,可以強健身體,糾正姿態,調理肌肉,使動作準確。在心理方面,舞蹈對學生適應團體活動,接受領導、遵守法律有幫助;對個人言行舉止,表情達意有益處。因為舞蹈是一種運動,對學生來說,是比柔軟體操更完備的一種體育課程。”這無疑把普通學校的舞蹈教育和“體育課”相結合,從另一種角度來審視了普通學校的舞蹈教育,這不僅可以使舞蹈教育獲得一定的發展空間,而且輕易的解決了師資的來源。 素質教育舞蹈課上個世紀初起源于德國,是打破傳統舞蹈教育模式的一種普及型舞蹈美育課程。該課程緊緊圍繞學生的觀察模仿、即興表現、交流合作、創造求新和綜合融化五項能力開展,旨在開發與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創造力與組織能力。目前舞蹈課正在慢慢走入中國校園。 北京市50所中小學今秋開舞蹈課 今年9月1日新學年起,北京市50所中小學將正式開設素質教育舞蹈課。此次選定的50所中小學包括八一中學、北師大二附中等,既有此前參與試點的學校,也有市學生金帆藝術團舞蹈團承辦學校。按照要求,參與學校必須具備舞蹈教室,內有墻鏡、塑膠或木質地板、投影儀、音響等,如果條件不具備,市教委可以幫助改善。相關授課教師須通過素質教育舞蹈課程培訓,并取得相應證書及學分。沒有舞蹈教師的學校,將由北京舞蹈學院派遣經過培訓的研究生或相關教師。 北京市教委體衛藝處副處長王軍表示,該課程會正式排入學校課表,所占課時由各校自行安排,每周最少1課時,每學期18周。原則上,第一學年各學校選擇一個班級開展,學段不限,具備條件的學??蓮囊荒昙壵昙夐_設。未來,這門課程將在全市中小學大面積推廣。 芭蕾走進合肥一中課堂 ![]() 高盤起的發髻、夢幻般的白裙、紅舞鞋、優雅地旋轉。芭蕾的美,令人陶醉。 這是合肥一中的“校本課程”時間,所謂“校本課程”,就是中學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和綜合素質,結合教師專長而開設的特色課程。目前,合肥一中校本課程有400多種,每個學期,學校都會開設不少于50門校本課程供學生自選。繼天體物理、篆刻、韓語、駕駛等課程后,學校又從這個學期開起了芭蕾舞課,本周是第二次上課。 個頭高挑、氣質超好的兩位舞蹈老師——波波夫·安德烈和波波娃·塔蒂阿娜,都來自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團。他倆根據俄羅斯的舞蹈教程,帶著同學們從“零基礎”起步學習芭蕾舞。 《胡桃夾子》的優美旋律中,老師們示范動作,同學們分組練習,師生交流用英語,帥氣的波波夫·安德烈偶爾也冒出幾個中文詞語,引得學生們開心一笑。 舞蹈班的班長劉宇飛是6名男生之一,“我小時候跳過集體舞,上學時跳過健身操,還參加過合肥市的啦啦操比賽,對芭蕾舞也很感興趣。 ”劉宇飛說,選修這門課完全是源于興趣愛好。 鄒琳是學校的體育老師,在這里,她跟學生做起了“同學”,一起練習芭蕾舞。 “我念書的時候學過藝術體操,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學一學芭蕾舞。 ”鄒琳說。 “也許從高中才開始學習,今后很難跳得像專業演員那么棒,那有什么關系?塑造形體、提高平衡能力,好處太多了。 ” 合肥一中副校長封安保說,“更重要的是,就在同一個時間,我們的幾十門校本課程都在開,有人在學芭蕾舞,有人在上北大選修課程,有區別又沒有區別,只要能真正激發學習興趣就好。 ” 貴州興仁縣舞蹈課間操 在中國的中小學當中,課間操是學生每天必須參加的一項體育活動,通過做廣播體操的形式,消除緊張學習之后的疲勞,促進身體的發育生長。最近幾年,課間操出現了一種新的形式,少數民族舞蹈在一些地區走進了課間操,成為了同學們課間體育運動的新形式。 和著陣陣苗族音樂,中國西南部省份貴州省興仁縣鯉魚小學的學生們正在跳著學校自編的板凳操,不僅節奏歡快,而且不時跳躍旋轉,讓人賞心悅目。鯉魚小學校長吳錫陽表示:“板凳操的源頭就是我們苗族的板凳舞,體育課的時候我們老師就會教大家,課間操的時候我們會做兩套,一套是第六套兒童廣播體操,另外一套就是板凳舞操。” 這套板凳操不光好看,而且很多同學也非常喜歡:“小朋友我問你們一下你們喜不喜歡這個板凳操???喜歡!喜歡廣播體操還是板凳操?板凳操!學這個板凳操難不難?不難!” 興仁縣民族和宗教事務局局長楊官道介紹,興仁縣從2005年就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各鄉鎮中小學都按照不同的民族舞蹈自編了大量民族舞蹈操在學校推廣,楊官道說:“在我們興仁把民族傳統的舞蹈結合中小學進行傳承,特別是板凳操,已經普及到我們的高中部、初中部、小學、幼兒園?!?/div> ![]() 課間操的主要宗旨是讓同學們能夠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活動筋骨、舒緩疲勞,在中國大多數城市的中小學當中,課間操都是用全國統一的廣播體操,但是在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學校,開始讓民族舞蹈也成為課間操的一種,進行新的嘗試。 中國的少數民族兄弟姐妹能歌善舞,有著很豐富的文化、藝術、體育傳統。很多同學天生就對音樂和舞蹈具有濃厚的興趣,與相對枯燥的廣播體操相比,民族舞蹈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達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位于中國西北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很多中小學的課間操就是哈薩克族傳統舞蹈“走黑馬”,舞步輕快有力,動作瀟灑優美。中國東北部省份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在縣里的小學推廣蒙古族舞蹈“代安舞”作為課間操,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按参琛弊畛跏且环N宗教舞蹈,后來才慢慢作為一種民間歌舞傳承下來。現在會跳這種舞蹈的人越來越少,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它、學會它,縣領導把“代安舞”編進了中小學的課間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九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于今年9月在貴州省舉行,這項賽事是中國傳統的大型體育賽事之一,具有民族性、廣泛性和業余性等特色。這一賽事的巨大影響力,會帶動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地區注重民族體育和民族文化的傳承,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傳統民族舞蹈走進中小學校園的課間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