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4日星期一,北京舞蹈學院新劇場上演了一部特別的演出,這就是醞釀已久的由中央音樂學院與北京舞蹈學院合作推出的高端編舞人才培養計劃成果展演《音舞集》。 本項目是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支持,旨在通過兩所學院的跨專業合作,推進舞劇音樂創作和舞蹈作品創作以及表演呈現。具體落實在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北京舞蹈學院研究生部(課程互選),作曲系作曲教研室和編導系,共同創作舞蹈創作《音舞集》和舞劇創作《古漠邊城》,由北京舞蹈學院教務處教學實踐項目協作完成。 通過兩所院校的合作,使作曲了解舞劇創作特性,比如舞蹈對于音樂節奏的需求,意識到作曲家需要盡量加強對舞曲版式的創作感覺。同時使編舞了解音樂創作特性,從而不用去破壞音樂結構而滿足編舞對于“幾個八拍”的需求,嘗試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而不是枝節上的切割,編導的音樂素養越高對舞蹈與音樂之間的關系掌控的自由度就越大。 在演出過程中,每個節目都有2-4名演奏家現場在舞臺上為舞者伴奏,這種舞與樂同臺呈現的形式,促進了演奏者對于現場表演氣氛的感受與舞者及觀眾心理節奏的互動,同步潛移默化的強調了編舞對于音樂流暢性與框架性應存的尊重。 本次合作是一個良好的開始,我們可以看到有才華的藝術家在相互碰撞之中的火花迸發和創造力的萌動。希望這樣的互動能持續發展進行下去,以長期的積累來創造更好的效果。 《女書人的雫輒(nazhe)》 舊時裹足女人如花般美麗卻易被摧殘。女書,如從古宅大院!穿過高的墻,深的院悠然飄來的惆悵之聲,吟唱女人的歷史命運!吐露女書人的堅韌和樸素浪漫的情懷,表現了舊時三從四德下女人強大的生命力量。 編導:周桂平、鄺停 作曲:胡玥 舞蹈:沙蕾 琵琶:顧圣嬰 大提琴:李金燦 電子合成:馮金碩 《往事再提》 當愛已成往事,你是否還惦記著那份執著、那份純真,你的眼里依舊繁星點點?還是無法洞穿那未來的遙望……往事還在,昨天也依稀可辨,可所有的愛與痛之糾纏已是抹不去的記憶。或許,當初不曾愛?或許,當初不該愛? 編導:程云鳳 作曲:戴路 舞蹈:謝元臻、程云鳳 小提琴:陳秋媚 大提琴:李金燦 鋼琴:戴路 《漢優戲鼓》 “俳優”指中國古代以樂舞諧戲為業的藝人。初期他們以逗人笑樂的滑稽表演取悅于貴族。作品通過史料、文物中所記載的一系列漢代的“俳優”形象為依據,以古拙質樸的審美風格,試圖表現漢代樂舞嬉鬧、活潑、充滿生命躍動的稚趣心境。 編導:賀嘉佳 作曲:王晨旭 舞蹈:宋美慧、聞悅名、袁晨慧、劉甜 笛子:羅萌 琵琶:陳鶴天 電子合成:王芳、張祖沛、任秀 《卻上心頭》 舞蹈形象取自山西晉商大院里的女人,題目取自李清照的《一剪梅》。以一首民間曲調為主題素材,描繪美酒交杯,紅燭虛晃;轉眼離別,相思如水;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舞蹈畫面。在愛情的世界南北無界,面對愛情我們也許誰都可以成為吟詠佳作的詩人。 編導:張翔 作曲:尚家子 舞蹈:孫巖 竹笛:肖凱迪 二十一弦箏:范賽賽 電子合成:饒鶴程 《偶娃的童話》 靜默在風中,飄逸在田間。低頭沉思,輕望遠山和身邊的小澗,始終保持著不變的微笑。瑩亮的雙眼,和深情的低吟,喚來了花香鳥語,引來了春風暖暖。通過“稻草人”的形象贊揚現實生活中那些默默無聞而無私奉獻、平凡卻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人,同時更是我們人格的追求。 編導:陳婷 作曲:劉鑫 舞蹈:歐陽吉芮 長笛(兼短笛):車達 雙簧管:杜冠樺 電子合成:劉鑫、于聲 《花兒都到哪去了》 花兒都到哪去了?女孩子們摘走了。女孩都到哪去了?男孩子們娶走了。男孩都到哪去了?成為士兵打仗了。士兵都到哪去了?全部埋進墳墓了。墳墓都到哪去了?都被花兒孤蓋了。花兒都到哪去了…… 編導:馮琦 作曲:王瑞奇 舞蹈:郭勇濱、何柳 小提琴:陳秋媚 鋼琴:賈曉靚 電子臺成:馮金碩、楊小春 《那一天》 那一天我們在生命中遇見我多想與你手牽手肩并肩直到永遠那一天命運使你我天各一邊你怎忍心留我獨守在琴邊完成今生的夙愿 編導:韓婧、李斌 作曲:柳琳 舞蹈:韓婧、李斌 長笛:車達 大提琴:李金燦 電子合成:李惠子 《尋找白露》 “她”是那個心中期許自由的白露,還是那個只屬于自己“竹均時代”的竹筠?還是,那個在紙醉金迷的“搖籃”里沉淪的高級交際花……尋找,仿徨也許不知哪一天,從“搖籃”里摔出來時,“她”,將赤裸裸的佇立在那。 編導:杜玉俏 作曲:陳哲 舞蹈:杜玉俏 小提琴:陳秋媚 古箏:李良子 電子合成:孫海倪 《青梅,煮酒,英雄》 三國時,曹強劉弱,曹聞以青梅綻開,煮酒邀劉備宴飲,議論天下英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多少英雄在那“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風云亂世中摸爬打滾,四起干戈。英雄,此二字不知糾葛了幾多逐鹿群豪、東征西討人的心緒。 編導:楊軍 作曲:虞鵬飛 舞蹈:羅天、杜尚武 長笛:車達 大提琴:李金燦 電子合成:李卉 《回不去了》 遠方的路那樣漫長。回不去了,輕輕呢喃著些許悲傷。一望無際的天邊,是什么模樣?終究還是回不去了,一直走,也許會遇見微笑的臉龐。 編導:倪富強 作曲:馬懋玄 舞蹈:張瀚文、程龍、馬飛、李順杰 小提琴Ⅰ:陳秋媚 小提琴Ⅱ:王子 電子合成:石磊 《馬嵬坡帶雨梨花》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編導:王黎 作曲:田田 舞蹈:杜昌盛、紀靚 長笛(兼短笛):王兵 單簧管(兼低音單簧管):彥迪 電子合成:梁愉曼 文:候燕 圖:劉海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