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觀眾芭蕾氛圍強 演員表演像吃“麻辣燙” 馮團長介紹,重慶觀眾的熱情讓她難忘。她說,上世紀80年代她就來過重慶演出芭蕾,那個時候只是一些經典芭蕾劇目精品片段拼湊在一起的綜合性演出,重慶觀眾當時就表現的很不一樣:安靜的欣賞、熱烈的鼓掌,那種氛圍感覺就像在巴西演出一樣。 而昨晚她們在大劇院演出的《小美人魚》也是這樣,整整2個小時的演出,現場很多孩子從頭到尾一直非常安靜,結束后熱烈的掌聲這讓她們很是感動。整個演出中,演員們的表演也很專注很興奮,感覺就像吃重慶的麻辣燙一樣過癮。馮團長表示,一個真正好的藝術作品,它是不分人群不分年齡的,一樣會被觀眾所接受和喜愛。 送演員去部隊軍訓 讓演員體驗感受角色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是中央芭蕾舞團的“鎮團之寶”,由中芭于1964年在北京首演。50年來,對于很多觀眾來說,《紅色娘子軍》已遠遠超越了一部芭蕾舞劇本身的意義,而是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是一部經典的舞臺藝術精品,是中國芭蕾的象征。馮團長透露,在這半個世紀的時間里,中芭扮演“瓊花”的演員至少有近50人左右。而《紅色娘子軍》也是中芭的看家戲,是所有中芭演員的必修課。現在的“瓊花”扮演者基本上都是第五代、第六代的年輕人,她們在國際上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其中幾乎每一代的演員,特別是年輕演員她們都要被送進部隊去軍訓,去體驗感受角色,來練習紅軍女戰士們英姿颯爽的刺殺舞和刀舞俯身向前的威武動作。 當談到作為芭蕾藝術家對中國芭蕾的看法時。馮團長表示,中國芭蕾舞者們應該結合古典芭蕾,推進當今芭蕾,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自己的學派,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芭蕾之路。而中國芭蕾的路還很長,需要我們媒體、劇院的不斷引導和推廣,也特別感謝保利院線對中國芭蕾藝術的長期支持和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