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舞臺上大家求圓夢,求見證,求愛,求婚,求見偶像,求責任,就是不求同情。 ◎在這里可以單純為了一個人,一件事情,一個理想,為了此刻而跳舞。看著現場年輕人不再正襟危坐,一起舞動、歡呼、尖叫,中國的舞蹈,真的會更好。 日前,浙江衛視播出了大型勵志專業舞蹈類節目《中國好舞蹈》 ,以“中國好”系列的名頭親近中國本土觀眾,融合更多舞蹈風格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評委的選擇也是煞費苦心,郭富城代表著成名的夢想;金星代表專業、真實;海清總是手捂胸口,緊扣“用心跳舞”的主題。明星評委的組合頗為洋氣,其樂融融,積極、陽光、勵志的方向絕對鮮明。這三人分別代表的夢想、真實、用心。節目重提“靈魂舞蹈”似乎也旨在打破專業的門檻。 中國大媽以廣場舞“攻占”了盧浮宮, 《中國好舞蹈》也以國際范兒的包裝逐漸脫離了中國舞蹈選秀節目的山寨現狀。中國是否已經進入了一個能夠放開身心,舞蹈狂歡的年代了? 《中國好舞蹈》的秀很好看,舞蹈夠勁爆,淚點頗多,舞蹈故事不重樣,年齡差距很多元,性別概念更是放得開,這已經不僅是一場舞蹈,而是一場生活動作秀。看似輕描淡寫,沒有出格過分的渲染和煽情,對于舞蹈職業觀念的沖擊卻不可小視。 生活即舞蹈 從宣傳片舞者在街頭旋轉,在人群中孤獨起舞,在禁止跳舞的標志下跳躍,情人之間的爭斗變成了雙人舞,看出節目的野心和細膩,借鑒西方“dance for camera”的新視覺樣式,推廣著生活即舞蹈的概念,舞蹈無處不在的令人怦然心動的意象。比起國外的宣傳冷峻了許多,看上去就有很多故事的樣子,有意淡化娛樂和競賽味道,打造一個夢想的舞臺,不但是證明,更是起飛和釋放。一切看上去很美。看了頭幾集,的確很激動,眼眶微紅。從生活中來,到心里去,身材不再是唯一標準,所謂中國舞蹈界的專業門檻和審美,再次成為眾矢之的,其實在全世界也是如此吧,金星說,中國舞蹈的審美和思考不要那么狹窄。舞蹈中,一切皆有可能。舞蹈面前人人平等。 舞蹈給予人們的信念和力量有時候真的可以創造奇跡。每當看到這些舞者以美妙的舞步和微笑輕盈踏在不公平的命運之上時,每個舞者用自己的身體去實現了真正的公平。這個舞臺上有所不同的是,大家求圓夢,求見證,求愛,求婚,求見偶像,求責任,就是不求同情。新一代的舞者在自覺、自省、自強,不盲目輕信權威,不屈從于社會陳規。少了憤怒,少了自憐,自力更生,云淡風輕。不抱怨的舞蹈、自足的舞蹈才是好舞蹈,或是應該推廣的好舞蹈。海清的一句“化苦為樂”成了低谷中舞者們的心靈雞湯。 重慶的老總50高齡再現復古霹靂舞,只為圓夢,給伙伴一個生日禮物。9歲的小孩可以占領舞臺, 37歲童顏女子旋舞只為幸福。眾生起舞,人間天堂。 舞種混搭,流行為王 肚皮舞、街舞、蒙古族舞、維吾爾族舞、現代舞、爵士舞、踢踏舞、芭蕾舞、國標舞,節目中的舞種空前齊全,色彩斑斕,卻唯獨少了中國古典舞。有“郭天王”坐鎮,流行舞蹈占據了上風,現代舞的“靈魂之舞”緊隨其后,民間舞多以神舞耍酷姿態出現。中國古典舞似乎難以融入電視選秀的審美。此外, “郭天王”還以良好的外形跳了史上最洋氣的廣場舞。 舞蹈職業和舞蹈選秀 舞蹈的江湖,比武令一出,各路神仙四起。成名英雄和無名小卒,自學成才和名門正派,奇門遁甲,搏命大招,都自成天地。學院教育也不是學習舞蹈的唯一途徑。傳統的行業規范和操守在電視選秀面前都變得像空氣一樣,舞臺和電視,舞蹈職業和舞蹈選秀在集體狂喜和情境沉浸的觀演中越來越模糊。一方面電視和網絡作為全新的舞臺趨勢已經勢不可擋,一方面劇場舞蹈又將面臨怎樣的困境?其實一點也不矛盾,電視這個平臺做著它應該做的事情,推廣舞蹈是極好的事情。劇場的創作,各大團體也要用點心啊,能讓自己的演員更有尊嚴一些嗎?難道團體自己就不能培養呵護自己的藝術家嗎?把培養藝術家的事推到電視行業,的確不太現實。 中國舞蹈借助《中國好舞蹈》平臺,更加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從宣傳片到現場的拍攝,這是一些懂舞蹈和愛舞蹈的人在制作這個節目。在這里可以單純為了一個人,一件事情,一個理想,為了此刻而跳舞。看著現場年輕人不再正襟危坐,一起舞動、歡呼、尖叫,中國的舞蹈,真的會更好。 (劉春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研所副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