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著名舞蹈家陳愛蓮應邀來到安徽藝術職業學院,為該校舞蹈系的師生帶來精彩講課。今年已經75歲高齡的陳愛蓮,身材纖瘦,精神煥發,講到興奮處不時起身示范舞蹈動作。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采訪時她直言,現在舞蹈的發展有些問題。“一味追求翻轉跳、柔軟度這些難度動作,忽略了舞蹈本身的內容和表現力。”每天堅持練功的陳愛蓮說,舞蹈是恒久的藝術。“我的舞蹈生命沒有盡頭,如果現在不讓我跳舞,就是等死。” 舞蹈發展:感受更為重要 2個半小時的講課,陳愛蓮幾乎沒有休息,她邊講邊跳,轉圈、立腿都不在話下,很難相信眼前擁有曼妙舞姿的女子竟已年過七旬。談起舞蹈的起源和發展以及中西方舞蹈的差異,陳愛蓮如數家珍。而她也表達了對現在舞蹈發展的擔憂。“很多比賽里,選手們拼命注重高難度的舞蹈動作,比誰翻得多,比誰跳得遠,卻放棄了內容,忽略了這個舞蹈能帶給觀眾什么樣的感受,這是眼下舞蹈發展的一個弊病。”“楊麗萍的孔雀舞為什么讓人記憶深刻,她沒有任何炫技的成分,舞蹈極具表現力,完全是寫意化的表演。”陳愛蓮說,舞蹈演員不否認要有過硬的技術,但這并不是一個優秀舞蹈家的唯一評判標準。“我們只有清楚舞蹈真正的屬性,才能更好地駕馭它。” 身份切換:舞蹈從不缺失 除了常年活躍在舞臺上,陳愛蓮還要教課,做編導,整理舞蹈教材,當校長。她說自己每天的生活十分忙碌,就是在不停地切換,但舞蹈從來不會缺失。“從1997年我復排大型民族舞劇《紅樓夢》以來,到現在這部劇我演了有200場了,恐怕我是全世界舞劇女主角中年紀最大的了。” 陳愛蓮說,舞蹈演員的藝術生命可能很短,但舞蹈的生命力卻很強。現在有些年輕舞蹈演員,比較心浮氣躁,受商業化或個人“觀念的影響比較大。但舞蹈這門藝術靠短平快是絕對不行的,它是一門恒久的藝術,需要反復的錘煉。” 青春秘訣:活著不動不行 有著62年藝術生涯的陳愛蓮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休息。生活中頗有些孩子調皮勁的她會突然劈個叉,小露一手,把身邊的人嚇一跳。“我現在還能跳《蛇舞》,身體還十分柔軟。”陳愛蓮說,自己平時很關注舞蹈方面的動態,舞蹈類的電視節目也看了一些。“我會從里面發現好的舞蹈演員,也確實看到了不少好演員和好作品,但是我想說,還是要回歸舞蹈的本真,有些其他門類的東西摻和進去不太好。” 當問及保持活力的秘訣時,陳愛蓮笑了。“就是干活,就是活動,活著不動不行。”一生獻給熱愛的舞蹈事業,陳愛蓮笑稱自己從沒想過退休。“如果我休息了,那就是等死,人總要做些有意義的事,人生才不會覺得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