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教大家跳舞,很簡單,就是圖個開心,如果收錢,就沒意思了。”張萍說,每天晚飯后,她都會準時接線路、安音響,一切準備好,跳舞的人也陸續來了,音樂一響,張萍便開始了2小時的免費教舞工作。由于加入的人越來越多,她便在眾人的提議下成立了一支“時尚”健身隊。張萍所教授的舞蹈大部分為自創,適合中老年人。 張萍,49歲,家住市區大眾路,義務教跳舞已有五六年時間,一年四季,只要天晴,她都會到“崗”,用舞蹈傳遞快樂,傳遞健康。 開心—— 自編舞蹈義務教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左轉圈……”8月22日晚7時過,同往常一樣,市區文定街一廣場內,響起了清脆悅耳的舞步口號。 在廣場內,四五十名中老年婦女正跳得熱火朝天,街邊上,不少行人忍不住駐足觀看,激情滿滿地在前面領舞的大姐,就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張萍老師。 “張老師教得好,又有耐心,而且免費教!”一曲舞蹈跳完,舞者紛紛圍攏上來,道出她們對張萍老師的敬重。 張萍從小就喜歡舞蹈,雖然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但她樂感強,悟性高,交誼舞、恰恰舞、民族舞等諸多舞種一學就會,而且氣質好,舞姿優美 ,深受學員喜愛。她退休后,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研究、編排舞蹈。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五六年前,張萍喜歡在江邊打太極拳,一次,拳友要她跳一支舞,這一跳就一發不可收拾,在大家的邀請下,踏上了義務教舞之路。 “看著大伙開心,我也很開心。”張萍說,音響、碟子等用品,是舞迷們集資購買的,她負責編舞、教舞。 愛心—— 丈夫做她的“后勤部長” 帶領大家跳舞,張萍平均一個星期就要教會大家一個新編的舞蹈。“雖然我什么舞都會,但廣場舞要大眾化,且大都是老年人,所編舞蹈要以鍛煉身體為主,但又不失時尚!”張萍說,為編出更多更好的舞蹈,她購買了不少舞蹈碟子,并在家中安裝了一面落地鏡,每一個舞蹈動作都要對著鏡子反復跳、反復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張萍的丈夫不懂舞蹈,卻十分支持她的工作,總是圍著張萍跳舞的事兒轉,幫助張萍從電腦上下歌曲,錄光碟,調音響等,還經常為其在網上選購跳舞時所穿的服裝。舞友們都說,張老師義務教人跳舞,她的愛人成了名副其實的“后勤部長”。 曾經有人邀請她一同收費教人跳舞,被她婉言拒絕,她說,教人跳舞,為的是大伙開心,眾人歡樂,一旦收費,就沒意思了。 貼心—— 根據老年人特點施教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跳舞的人越來越多,針對跳舞的大都是中老年人,太過勁爆的舞蹈不適合,動作太大的舞蹈跳起來費勁,又容易扭傷腰部,張萍在編排舞蹈時,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身體和骨骼等實際狀況設計舞蹈動作。在教跳舞時,張萍總是不厭其煩,每一個動作,都一次次反復示范,反復教,累得滿頭大汗。 游仕云老太是“時尚”健身隊里年紀最大的隊員,今年已是78歲高齡,可她精神矍鑠,跳起舞來,動作規范、到位。游仕云說 ,張老師人好,從來不嫌棄老年人,雖然我接受能力慢點,但她從不發火,一遍又一遍地教,在這里跳舞開心、舒心,過去經常感到身上有痛處,在張老師這里跳了幾年舞后,不但身上不痛了,連我女兒都說我越來越精神了。 近兩年來,張萍的隊伍越來越大,她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學,她會一直教下去,而且為不影響周圍市民的正常生活,她都是盡量壓低音響聲音,嚴格控制活動時間。 實習生 汪麗容 記者 彭加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