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會現(xiàn)場 (文/上海報道組 三生涼茶) 繼《行草》、《九哥》后,云門舞集創(chuàng)辦人兼藝術總監(jiān)林懷民攜行草三部曲之二《松煙》亮相上海,該劇將于第十六屆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期間獻演。 內地觀眾上一次觀看云門舞集書法系列作品還是2009年的《行草》,這部創(chuàng)作于2001年的作品是林懷民以書法美學入舞的初探。首演后,他體會到書法世界的浩瀚繁富,渴望繼續(xù)挖掘深究,2003年《行草 貳》,2005年《狂草》陸續(xù)問世,合稱《行草三部曲》。2012年,林懷民將《行草 貳》重新命名為《松煙》。林懷民說,自己原本制作行草系列是希望做出展現(xiàn)東方人身體之美的作品。歐美人身段修長,但肢體感覺比較硬,相比之下東方人則很軟;西方舞蹈整體感覺往上提,我們就往下沉。他漸漸感到舞蹈與書法的相通之處,于是有了這個系列的作品,吐納運氣、螺旋式運動身體的圓潤感,和書法異曲同工。 松煙墨是表現(xiàn)“五色”的最佳媒材。漢代焚燒松木,取其煙粒,制作出松煙墨用于書寫。松煙墨烏黑無光,入水易化,因此可以有多層次的表現(xiàn)。畫家工筆細描,書家淋漓飛白,松煙墨最為順手。《松煙》呼應“墨分五色”的法則,舞臺布景也講究層次。舞臺后緣投影幕浮現(xiàn)瓷器釉面紋理的特寫,或纖白脆弱,或釉粒斑斕,淡入淡出,安靜地化為舞臺上的空氣。白色的地板托出男舞者的巨幅黑裙,強烈的白光映照女舞者晃蕩的白褲,黑與白的對話,虛與實的消長,蔓延為《松煙》寫意的風景。 《松煙》2003年在臺北首演后,即應邀為澳洲墨爾本藝術節(jié)揭幕,其后又受邀于柏林穿越藝術節(jié)、德國伍爾斯堡舞蹈節(jié)、香港藝術節(jié)及東京新宿文化中心演出。2003年,《松煙》獲得墨爾本藝術節(jié)“觀眾票選最佳節(jié)目”,2006年獲得由德國今日劇場雜志和國際舞蹈雜志共同評選的“歐洲年度最佳舞作”。據(jù)了解,《松煙》10月16-19日將于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出四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