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亦璐 總有小伙伴問“是不是立足尖的就是古典芭蕾”“是不是穿芭蕾裙的就是古典芭蕾”“是不是演古典故事的就是古典芭蕾”。 劃分芭蕾作品最常用的方式無外乎兩種——作品時代&作品特點。當然現在還有很多作品是要結合時代和特點來定義。 從時代劃分的角度,必須要提到的就是十九世紀——誕生了足尖芭蕾、誕生了天鵝湖的十九世紀。 一般來說,十九世紀上半葉的法國芭蕾,屬于典型的浪漫派芭蕾,這一時期的作品題材偏重神鬼傳說,仙子精靈(小伙伴們,芭蕾可還真不是從古至今就王子公主愛情故事)。僅從目前保留下來的、被考古復排的劇目都可見一斑——《仙女》《仙媛》《仙泉》,各種仙,還有出自林中女鬼Wilis傳說的《吉賽爾》,都是這類題材。為表現角色的飄渺飄逸以及不食人間煙火,足尖技術會在這一時期產生某種意義上也和這類題材有著一定關系。總體來說,那一時期的題材喜好或遙遠國度或神秘地域的傳奇,因而歸類浪漫派實至名歸,那一時期典型的長紗舞裙因而也稱為Romantic Tutu。 雖然公認足尖芭蕾首演于巴黎歌劇院,但第一個主演足尖芭蕾的塔里奧尼——從姓氏就會發現,其實有著意大利血統。所以說,意大利作為芭蕾發源國,對芭蕾的貢獻不僅是當初創造了這門藝術,其實還是輸送了相當多的人才,對后來俄羅斯的古典芭蕾也有很大影響,這個后面會說到,所以小伙伴們,雖然俄羅斯芭蕾如今是航母,但千萬別說芭蕾是從俄羅斯起源的。 俄羅斯芭蕾的存在感從十九世紀中后期開始鞏固,這也和歷史上沙皇遷都圣彼得堡、文化藝術全盤向西歐學習密不可分——史書這里就不多背了,單說芭蕾相關,當年一大批的芭蕾教育家、編導家、舞蹈家從西歐來到圣彼得堡,這三類人才全方位地打造了帝俄芭蕾的扎實根基。前有法國人在意大利人的基礎上創造出浪漫派芭蕾,后有俄國人在一位法國編導的天才般高產之下締造了輝煌的“古典芭蕾”時代——這里說的就是編導了超過五十部巨作的佩季帕。芭蕾史上最有資格稱作“著作等身”的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