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亦璐) 這里說的不是童話題材里泛指的long long ago的王子公主,而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王室成員和相關故事。 1《幻境天鵝湖》·諾伊梅爾 主角:路德維希二世 Neumeier的名字這幾年越來越被中國芭蕾舞迷所了解,他用肖邦音樂編導的《茶花女》,他為中芭帶來的《小美人魚》,他的《尼金斯基》在京滬上演時多少舞迷驚呼神作。 當《小美人魚》在北京首演的時候,宣傳中有一句引用老諾自己的話“這個作品適合中國人”,當時引起了很多討論,老諾所說的適合,多少是從演員角度來說的,眾所周知這個劇目的出碟發行版女主演就是最優秀的華人芭蕾舞蹈家譚元元,她在那一場中的驚艷給這個特殊的人魚角色表現樹立了一個歐美演員都難以超越的標桿,還有劇中從日本能劇借鑒而來的特殊服裝,安徒生的童話經由老諾加工之后,如此和亞洲結緣。 而在那次討論中,我倒是覺得,如果從觀眾的角度來說,或者說從演出宣傳的角度,其實老諾的《幻境天鵝湖》相當適合如今的中國芭蕾演出市場。我幾乎信手都可以寫出一條吸引路人眼球的劇目宣傳微博來——當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遇到新天鵝堡中的路德維希二世。如果再是由慕尼黑芭蕾舞團來訪華演出,那簡直本身就是巴伐利亞文化宣傳活廣告。 浪漫之路,新天鵝堡,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德國人自己都毫不掩飾這是巴伐利亞旅游業的支柱~而這版幻境天鵝湖,想看傳統天鵝裙、大雙人舞的不會失望,想看突破創新的人家劇情混搭了路德維希二世,舞臺上還一新天鵝堡模型。 以上這些,說的都是吸引你來看這劇的噱頭,其實都還只是表面文章,當你看完全劇,如果再親身去新天鵝堡里里外外轉上一圈,當其他人都在導游的帶領下聽著路德維希二世對瓦格納種種崇拜的故事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對天鵝有著近乎病態迷戀的國王,被Neumeier的舞劇展現得多么栩栩如生。 2澳大利亞芭蕾舞團Graeme Murphy版《天鵝湖》 主角:戴安娜、查爾斯、卡米拉 大約是英聯邦國家的緣故吧,南半球的澳芭在02年推出了一版風格現代的天鵝湖,可能考慮到本身就是當代皇室的是非,劇中主人公表面上依舊叫奧杰塔、齊德佛列格,但劇中的人物關系甚至服裝特點,都很明顯地指向了英皇室中戴妃、查爾斯和卡米拉三人。 這是今天提到的五個劇目中最現代的一版(當然這劇本身展示的也是當代歐洲皇室),二幕四幕里群鵝的服裝都不是傳統天鵝舞裙。而且極其少有的讓女主演在第一幕就出場——原版的王子慶生改成了王子大婚,很明顯新娘那長長的裙擺指代的是三十多年前戴安娜王妃那條著名的八米婚紗。 舞蹈編排上,這一版也打破了很多古典芭蕾的模式,包括黑天鵝大雙都改動不小,原版黑天鵝勾引王子的段落成了這一版戴安娜發現查爾斯外遇抓狂的情節。 畢竟涉及當代皇室,這版很多情節走的暗示路線,包括最后白天鵝死亡的結尾。 眾所周知戴妃本人酷愛芭蕾,甚至生前還留有練習芭蕾足尖的照片,并且她也曾是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的資助人,而天鵝湖,正是戴妃最愛舞劇。 所以,還有什么比用奧杰塔來暗喻戴妃更適合的呢? 3澳大利亞昆士蘭芭蕾舞團Fran漀椀猀 Klaus版《天鵝湖》 主角:沙皇尼古拉二世、馬林斯基前首席瑪蒂爾德 又是在澳洲,不過這次跟英聯邦和英皇室關系不大了,作為Cranko和Neumeier徒弟的Klaus,秉承了Cranko的挖掘戲劇創意,以及Neumeier的沙俄情結,于是有了這個又名“Mathilde & Odette”的天鵝湖,男女主角植入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家馬林斯基劇院佩季帕曾經的御用首席瑪蒂爾德·克謝辛斯卡婭。 該劇目前資料不多,有限的劇照也很難體現劇目特色,于是原諒我這里直接用了瑪蒂爾德奶奶本尊的歷史舊照,這是今天列的劇目中唯一沒看過全劇的,就為了這個人物,我就無比好奇,我不知道這一版究竟還原了多少史實又側重于哪一方面的歷史,但這個傳奇的Prima Ballerina,絕對值得后人為她創作一版劇目。 風流韻事之外,必須要說,瑪蒂爾德在芭蕾上的成就已經足夠,在馬林斯基時她就是佩季帕的御用首席,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在演出中完成32圈揮鞭轉的俄羅斯本土演員(史上第一人是意大利舞蹈家Legnani),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將天鵝湖和她的人生經歷融合,也是一個緣分。據說瑪蒂爾德的技術能力在對那個時期來說簡直是雜耍般不可思議,也許就像這個時代我們看波娃的跳躍Iana的圈兒一樣吧,遠超同期同行好像穿越來的一樣。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也讓她在教學方面頗有建樹,不論是在俄帝都的圣彼得堡還是后來移民西歐,被她指導過的名單上有巴甫洛娃、瑪戈方婷。 功與過,是與非,成就與緋聞,傳奇與傳說。老太太就這樣活了99歲,她出生于有皇帝有貴族的沙俄,父兄全是俄帝都圣彼得堡的舞者;去世于經歷了革命、二戰、思潮,開始穿超短裙聽搖滾樂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巴黎。不得不說,人生如此,瀟灑無憾。 4匈牙利編導Youri Vamos版《睡美人——末代沙俄公主》 主角:末代沙皇及公主安納斯塔西亞·羅曼諾娃 涉及了末代沙皇的改編版,不僅有天鵝湖,還有睡美人。 首演于90年代初,近期剛剛再次被復排的Youri Vamos版《睡美人之沙皇末代公主》。 沙俄皇室和芭蕾的關系,不論是正史記載還是坊間傳言都密不可分。要知道馬林斯基這座劇院,就是以原德國黑森公主后來成為沙俄皇后瑪利亞的名字命名的,這位瑪利亞皇后,就是尼古拉二世的奶奶。 說回這個末代公主版睡美人,由于民間一直有小公主大難不死的傳說,并且曾經冒出來一個幾乎以假亂真自稱安納斯塔西亞·羅曼諾娃的安娜·安德森,迷惑了整個歐洲大半個世紀,因而啟發了最愛天馬行空混搭題材的鬼才Youri Vamos,將錯就錯假設安娜·安德森就是真公主,并設想了一連串小公主如何在皇家成長,如何經歷事變又僥幸活命,如何無法面對自己落難鳳凰的身份始終對自己戛然而止的皇室生活念念不忘。 這一版雖然沒有那個戴妃版天鵝湖那么現代,但相比同時列舉的其它幾部劇目來說,整體動作風格也是比較突破古典模式的。硬件方面這一版的制作成本不算高,遠沒有因為布景道具不便運輸而較少巡演的幻境天鵝湖和后面要提到的梅耶林那種大制作。但它依然可以還原沙俄風骨。在當今芭蕾界豪華復古劇一兩年就出一部的情況下,這版睡美人之末代公主的服裝舞美設計其實對于很多中小規模的二線劇團來說是很好的參考。還是那句話,多快好省和財大氣粗都能出精品,有時候投入成本是個問題但不一定是決定性問題,就像復雜的油畫和精煉的簡筆畫去描繪同一個人,出來的效果都會被人說“像,很像”,這個“像”不一定是筆觸有多復雜,而是在于是否抓住了描繪對象的特點。小朋友過家家、班級上演個課本劇,也會知道拿蚊帳給公主裹個長披肩而不會裹到農夫身上去,也是同樣的道理。 一幅油畫、幾盞燭臺、長廊一角、一截斷橋。舞美設計師Scott配合編導Youri Vamos為這部舞劇勾勒了劇情所需要的沙俄模末世王朝的速寫。 另外,說句題外話,當年安娜·安德森出現的時候,分散在西歐的沙皇遺老遺少們、曾經往來密切的親朋摯友們,都前去驗證其身份真假,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傳奇Ballerina瑪蒂爾德(咳,可見她曾經和沙皇家走得多近),當時她因為眼神的特征認為安娜·安德森就是尼古拉二世的女兒~ 據說~相信安娜·安德森是小公主真身的藝術家不止瑪蒂爾德,還有拉赫瑪尼諾夫(難道這是因為藝術家們都比較感性么……) 5英國皇家芭蕾舞團MacMillan《梅耶林》 主角:茜茜公主之子魯道夫 前面四部作品都是在芭蕾名劇的基礎上添加歷史人物,而《梅耶林》則是完全根據皇室歷史獨立編排的舞劇。 因而相比前面四部多少有些“戲說”甚至暗喻的方式,梅耶林則走了嚴肅正統芭蕾版歷史劇的方式。因為首演于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這部劇的制作也是極盡奢華,舞臺上不論布景還是道具服裝,都盡量貼近奧匈帝國的特色。 因為沒有了“芭蕾原劇”的束縛,MacMillan從李斯特的音樂中取材,用三幕十一場的篇幅去敘述魯道夫王子的悲劇。作為英倫芭蕾編導的代表人物,MacMillan的梅耶林同他的羅朱曼儂一樣,都是以正統古典芭蕾為根基展現悲劇性情節。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這五部作品基本都涉及生與死的悲傷話題。古典芭蕾偏愛童話題材,long long ago有一對從此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王子公主;而現當代的戲劇芭蕾,則把歐洲皇室們并不幸福的人生搬上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