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版《天鵝湖》,英國當紅舞劇編導馬修·伯恩帶我們從“雄性”觀點審視這部經典舞作。 王子不是勇敢的王子,是個懦夫,依戀他的母親,但母親并不愛她。得不到母愛溫暖,王子精神痛苦,內心壓抑,想要投湖自盡,卻遇到了一群雄性天鵝,被張揚的野性吸引,王子莫名得到心靈上的自由解放…… 為何選擇男性來演天鵝?馬修·伯恩曾在受訪時解釋說:“天鵝是一種野生而強悍的生靈,翅膀與男性的肌肉組織非常相象,充滿張力與魅力,我認為男舞者能表現出天鵝的力量感。” 另外,《天鵝湖》亙古不變的溫柔章程,也讓馬修·伯恩多少有些“審美疲勞”,他指出舞蹈應具創新性,不該因襲舊式,“男舞者扮演天鵝,誰說不能表達出女舞者的肢體美感?更因強健肌體和雄性氣質,這種美是更令人耳目一新。” 馬修·伯恩的《天鵝湖》保留柴可夫斯基的原著音樂,但劇情架構上有翻天覆地的置換——從已釋出的宣傳片段來看,該故事背景設定于上世紀50年代的英國。 從小王子優柔夢境中開始,他每天蹈習著生硬刻板的王室禮節,面對著冷若冰霜又大權在握的母后,真是一個“缺愛”的小王子,他只得將愛寄托給夢中出現的一只天鵝,夢寐中與之相會。成年后,隱藏身份的王子在酒吧和人發生沖突,被趕出酒吧。失意的王子再也無力面對現實世界,決意自溺而亡,在公園湖邊遇到一群雄性天鵝,純白的天鵝首領與王子童年夢中的王子一模一樣。因與天鵝首領漸生情愫,王子放棄了自絕念頭。后來在一場宮廷舞會中,發現著黑衣而來的天鵝首領,已然一副花花公子的輕佻模樣,而天鵝首領竟與母后訂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