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接觸芭蕾,覺得別扭,芭蕾很多的姿勢與人體的自然狀態相違背,初學者非常不適應,勉強模仿外在姿態,而不理解其原理,很難保持動作;長此以往還有可能造成身體結構的微小損傷,很多舞蹈損傷,從一個天天面對生老病死的醫生眼里看來,根本沒那么嚴重,某些業余愛好者或許一輩子不會發現自己受傷;但是期望有所發展的舞者卻深受其害,因為輕微的損傷足以影響舞者的表演和發揮。呼吁各位芭友,熱愛舞蹈,也要了解自己的身體,了解舞蹈損傷防治的相關知識。

站姿的外開
芭蕾課的老師總強調外開, 外開是指髖關節外旋,帶動膝關節與腳尖面向同一方位。 正確的外開,外旋的力量來源于髖關節外旋,從而帶動大小腿腳向外,最后腳的位置與肩在一條平行線上,感覺人體的重心通過髖膝踝三個關節的中心;不了解外開的本質是髖關節外開,為了完成動作,有些人靠膝關節外開,會損傷膝關節韌帶。因為髖關節是球窩接觸的關節,是活動范圍最廣的一種關節,允許向360度方向運動;而膝關節是鉸鏈結構,決定了它只是做伸和屈這兩個動作,如果外旋內旋會造成膝關節內不正常的壓力,損傷半月板或者韌帶等部位。

若用腳代償外開,力量自地面向髖關節,人體的重力線落在腳內側就會形成倒腳。什么是倒腳這是個舞蹈術語,醫學上叫做拇外翻,最常見于長年穿高跟鞋的女孩子,大拇指內側掌指關節處明顯突出一塊骨頭 

。 臀大肌、臀中肌的后部纖維,梨狀肌、閉孔內、外肌、股方肌,上孑孓肌和下孑孓肌肉。后面六條肌肉也就是俗稱的六條深層肌肉是外旋的主要發力肌肉,但是我們從體表外沒有定位的標志,也很難感覺到這些肌肉,所以寫出來對于不具備解剖學知識的廣大舞蹈愛好者實際上是一句廢話。這六條肌肉以外,臀肌包括其大中小臀肌的部分肌肉也協同了髖關節的外旋。臀肌,芭蕾舞演員同樣也屬于高發人群。腳的外開不是最終目的;最終是要構成一條從肩、胯、膝到腳趾尖的延長的平面線, 達到胯、膝的真正外開。所以站一位訓練外開要循序漸進,從小八字位的訓練開始,時刻強調腳尖與膝蓋在同一方向。這樣對膝關節和踝關節 都有保護作用,避免韌帶受傷?! ?/span>

先天的解剖學條件限制了個人外開的能力,但是外開更重要的是肌肉的能力。一個常見的錯誤是以為外開是通過夾緊臀部肌肉完成的,事實上,外開是由髖關節外旋肌來發力的(傳說中的六條深層外轉肌群其作用在于協助外旋,同時維持站立的穩定性。許多芭蕾的老師為了大家好理解,開始會讓大家感覺夾緊臀部,讓大家收緊臀大肌,你會發現腿從根部被鎖住,動作僵硬。更好的說法是:以尾椎為中軸,屁股像兩扇門打開,從這個角度來找利用深層的外旋肌肉引導外開的感覺,當你打開以后屁股后面收進去就成為內側,會把尾椎骨裹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