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芭蕾形體訓練作為一種訓練方法, 以其科學性、系統性和可行性一直作為舞蹈基本功的首選內容, 其美學特征是以“開、繃、直、立”, 具有舒展大方、挺拔向上的特點。芭蕾舞蹈適合啟蒙教育階段的青少年, 他們身體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 選擇正確的訓練方法, 不但能糾正身體上的不良發育, 而且對學好舞蹈有關鍵性的作用。 [ 關鍵詞] 基本訓練; 芭蕾; 啟蒙教育 舞蹈是一門人體的藝術, 它是以人體的各種動作來塑造藝術形象的。應該怎樣利用這種肢體語言, 從而使自己身體能夠運用自如地傳情達意呢?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身體的基本訓練即形體訓練。它作為舞者的必修課程,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芭蕾形體訓練的目的和意義主要是為了能夠提高舞者的基本素質; 改善其自身形體條件; 規范形體動作; 培養節奏感; 動作的協調性; 調解肌肉的用力和放松。形體訓練方法也有很多種, 其中最具說服力的就是芭蕾形體訓練, 它以其科學性、系統性和可行性一直作為啟蒙舞蹈的首選內容。 一、芭蕾舞與中國舞本質上的區別 眾所周知,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 農民人口眾多。中國舞蹈在很大一個程度上是通過勞動而得到發展的, 舞蹈能夠反映出人民勞動的辛苦和豐收的喜悅。中國古代舞蹈, 伴隨著漫長的封建社會興衰之后, 已失去昔日的繁榮景象, 進入封建社會后期的宋元時代, 由于戲曲藝術的興起, 取代了舞蹈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舞蹈便融入戲曲中, 而作為獨立的表演藝術, 卻漸趨衰弱。中國舞蹈得到空前的發展是在中國近代開始, 特別是抗戰時期, 歌舞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斗爭, 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從而成為鼓舞他們進行斗爭的有利武器。因此可以看出中國舞蹈富有很強的農民氣息, 以反映農民真實生活為主。芭蕾舞發源于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意大利宮廷, 后興盛法國。芭蕾舞是一種輕盈、舒緩、優雅高貴的宮廷舞蹈, 反映的都是貴族的高貴氣質與優雅風度。因此, 芭蕾舞看起來異常的挺拔。中國舞蹈由于特殊的歷史背景, 缺少芭蕾的高貴氣質。 二、芭蕾形體訓練與古典舞訓練方法的差異 處在啟蒙教育階段的青少年, 對舞蹈是一片空白, 選擇正確的訓練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舞蹈是舞臺藝術, 首先第一觀感———舞蹈演員的形體、形象極為重要。”這就要求訓練方法不僅能糾正孩子們形體上的某些不良發育, 而且能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 以及他們的身體、氣質、風度、儀表等方面的健康發展。芭蕾形體訓練是一種特殊的專門訓練, 被稱為舞蹈“整形”。由于其顯著的形體美化效果, 得到廣泛的認可。芭蕾形體訓練不同與古典舞的訓練方法。由于古典舞是在戲曲中傳承和發展的, 其訓練方法融入很強的戲曲元素, 舞蹈身段、韻律對初學者來說很難掌握。這是因為古典舞中的提、沉、沖、靠等氣息韻律對初學者來說, 即使能劃出動作, 也無法領會內在的涵義。古典舞要求舞者在掌握動作的同時,能夠展現出強烈的感情色彩。并且古典舞主要訓練舞者的技巧, 對沒有基礎的初學者來說根本達不到。而芭蕾形體訓練相對較容易模仿, 這是因為芭蕾主要是把桿舞蹈, 其形體訓練主要是以掌握平衡、控制為主, 初學者可以通過把桿來維持身體的平衡。芭蕾要求舞者上身一直保持抬頭、挺胸、拔背的體態, 不用像古典舞那樣變化萬千。并且, 芭蕾訓練中, 通過一些簡單的蹲、擦地、劃圈等動作的訓練, 加強舞者的開、繃、直、立。只有在學好芭蕾形體訓練的前提下, 才能更好的學習古典舞。然而, 芭蕾舞與古典舞又是相互影響, 相互促進的。 三、芭蕾形體訓練的魅力所在 “舞蹈演員的優美體形, 往往引起人們的羨慕。人們在欣賞與贊嘆的同時, 更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同樣動人的形體, 于是舞蹈就成為他們追求形體美的途徑與手段。”這是因為長期進行芭蕾形體訓練, 能夠改善人的形體, 塑造、培養其高雅的氣質。給人帶來美的改變。青少年的骨骼、肌肉、肌腱非常嫩, 可塑性非常強。因此從小開始進行芭蕾形體訓練, 不但可以糾正一些不良習慣導致的形體毛病, 還可以矯正和改善孩子體質虛弱, 經常生病,“X 型”腿、肥、腿短等形體毛病, 使之身心健康。芭蕾形體訓練能夠矯正不良姿態的關鍵之一,是使臀部肌群緊張起來, 然狀態下腳是前后方向的, 人體支撐面是比較大的一個梯形, 芭蕾訓練時腳向外打開180 度, 這樣支撐面被擠一個長條,縮小了很多。支撐面越小, 人體的穩定性越差, 下肢以及臀部肌肉越緊張, 骨盆就會由前傾變直立, 再加上芭蕾要求舞者下顎上揚, 因此, 學習芭蕾的青少年看起來體態優美, 氣度不凡, 我想這就是芭蕾形體訓練的魅力所在吧。 芭蕾形體訓練對啟蒙舞蹈者的影響很大, 能夠改善其形體, 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青少年的體質。而且童子功對每個搞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從小開始練基本功的孩子功底扎實, 軟度、開度、力度達到一定程度后, 不容易回功, 而且動作的協調性模仿能力, 樂感都很好。但由于我國教育體制還不夠完善, 無法讓舞蹈成為必修課程, 學習舞蹈只能成為個人愛好。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 人們需求, 在不久的將來, 啟蒙舞蹈教育, 一定會在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中, 占有重要的席位; 舞蹈學科, 成為人們從學齡前就應當接受的必修課程的構想, 也將變為美好的現實。 參考文獻: [ 1] 高云.《舞蹈解剖學》[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9. [ 2] 溫柔.《舞蹈生理學》[ M] .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4.9. ( 作者單位: 濟寧學院音樂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