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偉大的藝術創造力。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由于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在蒙古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中,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象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奪目的光彩。 關鍵詞:蒙古族;文化;舞蹈;魅力 中圖分類號:J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8-0133-01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蒙古族舞蹈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蒙古族文化也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獨特的個性特點。由于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蒙古族舞蹈的特點是節奏明快,熱情奔放,語匯新穎,風格獨特。著名的傳統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等。當代創作舞有《鷹》、《馬刀舞》、《馴馬舞》、《奔騰》、《擠奶員舞》、《鄂爾多斯婚禮舞》、《牧民的喜悅》等。 一、蒙古舞的風格 蒙古族是一個騎馬民族。騎著馬馳騁在遼闊的草原上,使蒙古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草原文化風格。由于長期騎馬的緣故,蒙古族的舞蹈動作多是以肩部和臂部為主。如硬肩、軟肩、圓肩、甩肩、碎抖肩,硬手、軟手、壓腕、彈腕、翻腕等動作,再加上繞圓、擰轉、橫擺扭、擰傾等四種主要動律。這些不同的形體動作形成了蒙古舞蹈的特有風格特點。民族舞蹈的特點,是民族性格、民族風貌、民族精神、民族氣質的凝聚,是一個民族的生活、思想感情、心理素質、審美情趣的集中體現。好似每個人都有個性一樣,沒有風格的民族舞蹈是不存在的。民族舞蹈的特點,絕非是靜止、固定、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社會、時代、民族文化的發展和變化,它的特點、風格是要不斷發展、變化的。毋庸置疑,發展的趨勢定將是多層次、多側面、多類型、多樣化的。 二、草原文化與蒙古族舞蹈的特點 蒙古族喜愛翱翔于藍天的雄鷹,于是,他們就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來自大草原的氣勢,都融會于鷹的舞蹈形象上。他們也很喜愛大雁和天鵝,這是因為當兩種候鳥飛離草原時,預示著冬天的即將到來,讓牧民做好越冬的準備;它們飛回草原時,又帶來江南的溫暖和新綠的春天。因此,蒙古族民間舞蹈中,男子舞蹈經常出現鴻雁高飛的舞姿;而女性的動態,則常摸擬天鵝的形象。天鵝也叫做鵠,它既象征女性的溫柔、優美,又能體現出牧民婦女向往美好未來的“鴻鵠之志”。這些民間舞蹈的風格特征和藝術形象的塑造,都源于數千年來草原文化對蒙古族的哺育與陶冶,是牧民們繼承古代文化基礎上的創造與升華。這方面的舞蹈代表作有《雁舞》、《鷹》等。蒙古族舞蹈中馬的舞蹈造型上,通過肩部的動作和上身的動態展示出來。 三、蒙古族舞蹈的地區差異及特點 蒙古族人口眾多,生活地域廣闊,在我國除內蒙古地區外,還有東北地區、新疆、云南等都有蒙古族聚居地。分布于不同地區的蒙古族群體,由于歷史、地域等方面的原因,他們的文化具有較多的差異,即使是內蒙古地區、東部蒙古族和西部蒙古族的文化差異也是很明顯的。所以各個地區的舞蹈還有各自的風格。 “安代”是科爾沁草原最具特色的舞蹈,它熱烈奔放,雄健粗獷,以重踏步、頓足、轉、跳等走馬燈為主,舞姿優美、抒情。流行于額濟納旗和新疆蒙古族聚居地區的“托普修爾”舞則是在樂器伴奏下跳舞,它的繞臂、抖手、提壓腕和全身輕微上下顫動等動作極具特點,與“安代”迥然不同。 四、蒙古族民間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為女性獨舞,一般是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的節奏,兩臂不斷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后退,意在表現蒙古族婦女端莊嫻靜、柔中有剛的性格氣質。 二是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發祥于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一種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意思,后來才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在科爾沁地區,在逢年過節時、在慶祝豐收的日子里、在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 三是查瑪。查瑪是藏傳佛教為了弘揚佛法、傳播教義、阻止邪惡誘惑、堅定佛門信念而舉辦的一種帶有慶典性質的藝術活動。歷史上,在“殿宇雄壯、比擬佛國”的科爾沁地區乃至內蒙古自治區全境,絕大多數寺院召廟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們表演這種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傳承表演這種舞蹈。查瑪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四是科爾沁“博”舞。“博”,是薩滿教中的巫師,研究者稱之為“薩滿”。蒙古人則自稱為博。博所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稱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時所跳的舞蹈。博教曾為蒙古族所長期信奉,但自藏傳佛教傳入后即日漸衰落,現在僅有少量殘存,主要流傳于科爾沁草原。博舞保留較完整的是興安盟和通遼市。博舞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態,由于其自身的豐富內涵及其所具有的藝術性和娛樂性,不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科爾沁地區的行博,主要是用來祭祀求福和驅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驅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總之,研討蒙古族舞蹈的審美特征,是承襲優秀蒙古族舞蹈藝術、開展契合民族審美情味和弘揚優秀民族文明的需求,抓住蒙古舞的中心去創新,同時承襲與探求,才能使蒙古舞走向正確的發展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