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蒙古族 舞蹈教學 特點 訓練步驟 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中一個歷史悠久、勤勞勇敢的少數民族。由于長期生活在綠色草原上,他們“逐水草而居”,從事著游牧活動。在這種生活過程中,蒙古族人民創造了具有游牧民族特征的舞蹈藝術。他們的歌與舞無不同他們游牧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連,反映著這個游牧民族所固有的民族個性和風格。 一、蒙古族舞蹈風格的形成及其特征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國北方遼闊的大草原上,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由于長期的游牧狩獵生活和受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蒙古族與其他東方民族差異很大,形成了強悍、矯健的體魄和桀驁不馴、勇往直前的性格,同時也創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氣息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他們的民間舞蹈熱情奔放,穩健有力,節奏歡快,具有粗獷、剽悍、質樸、莊重的鮮明特點,洋溢著來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呈現出一派豪放與自信的“天之驕子”的氣概。 舞蹈藝術是每個民族開創時間最早,歷史延續時間最長,流傳范圍最廣,最能直接表現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每個民族歷史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的人們,當聽到他們最熟悉的音樂或舞步聲時,都會情不自禁產生興奮情緒,并傳達給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隨著舞律的變化,身體便自然舞動起來。這就是這個群體審美意識的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由于每個民族所處地理環境、政治歷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風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格,如不同地區舞蹈,動作的力度、軟度、開度、幅度和舞律的差異,有的民族舞蹈動作的重點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動作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動作較為豐富,而下身動作較少;有的地區舞蹈以大動為美,有的地區則以含蓄舞動為美。正是諸多舞蹈風格中蘊藏著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特征。形體美、韻律美、動作的和諧運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蒙族舞蹈非常強調舞蹈時腳、膝、腰、胸、手、肩、頭、眼的配合及統一運用。蒙古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內蒙古草原上,遼闊的草原畜牧生活培養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熱情,爽直的性格。蒙古族民間舞蹈熱情彪悍有力的基本風格特點,蒙古族民間舞是通過模仿矯健的大雁,活潑多樣的馬步。蒙古族民間舞的音樂特點是熱情奔放,悍健有力,節奏歡快,富有草原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調式多為羽調式,音樂寬廣,音程跳動較大馬步音樂活潑跳躍,表現雁為主題的舞曲多為民歌,經常使用散板的自由節奏以襯托遼闊草原的意境,摔跤舞一般在節日進行。 在蒙古族傳統民間舞蹈中,《安代舞》以其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健康向上的活躍藝術特色,為各民族人民所喜聞樂見。其主要動作為上繞巾、甩繞巾、雙撣巾、雙擺巾、雙甩巾,腳下動作為深哈腰、輕跺腳,高潮時,雙腿高跳,空中甩巾,表演由徐緩到流暢,表演風格活潑生動,富于即興色彩。舞蹈在熱烈、歡騰、火爆的氣氛中結束,是蒙古族舞蹈教學中的代表作。 另外《筷子舞》、《盅碗舞》、《馬刀舞》、《摔跤舞》、《擠奶員》、《彩虹》、《喜悅》、《海浪》等一些舞蹈都不失為獨具風格特色的優秀舞蹈。一些新作如《奔騰》等正是在這些作品的基礎上為適應時代發展,不斷創新升華,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盡展時代風采的上乘之作。由于蒙古民族居住地域廣闊,因而各地舞蹈都有一定地區傾向性。各地舞蹈風格雖有一定的差別,但總的來看統一性是較強的。在教學中把握這種統一性之中的舞蹈風格,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是十分有益的。 二、蒙古族舞蹈教學中的訓練步驟初探 蒙古族舞蹈的風格訓練與把握應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掌握具體的訓練步驟,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其舉手投足之間讓人一目了然,這也是把握風格的關鍵之所在。 (一)體態訓練。 作為馬背上的民族,長期的生活習俗使蒙古族人養成了自然站立姿態為仰頭、挺胸、立腰,后背略后靠,膝部松弛自然,腳下呈八字形的外開狀。在舞臺表演及教學過程中,往往一個站姿便能讓人感覺到你要表現的是哪一個民族的舞蹈。體態在訓練中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它能體現一個民族的形象。此外,體態練習可將單一動作提煉編成氣質組合,進行氣質的單一練習,氣質組合適宜低班初學者。 (二)手位、腳位訓練。 1.手的基本形態。 (1)平手。四指并攏,拇指向旁。(2)揮鞭手。食指伸直,大拇指與中指、無名指相握,小指彎曲。 2.手的幾種位置。(1)叉腰位。雙手叉腰。(2)平鷹式位。雙手平肩。(3)高鷹式位。雙手舉于頭上方兩側。 (4)勒馬位。一手叉腰,另一手握虛拳在前方平肩。 3.腳的幾種位置。(1)點步位。一腳八字步位,另一腳正前方膝略彎曲打開,腳尖點地。(2)踏步位。一腳腳尖朝斜前方,另一腳在后膝略彎曲,腳掌點地。(3)八字步位。兩腳分開站立,腳尖朝斜前方。 ?。ㄈ﹦勇删毩?。 1.屈伸動律。包括平、柔、軟、硬及配合各種腳位的單一屈伸,屈伸的訓練尤為關鍵。 2.上身動律。包括擺、推、靠、扭、圓伸,也包括各種點、扭、圓、擺、反射韻。 3.呼吸訓練??蓡我挥柧殻部杉釉谇靹勇苫蛏仙韯勇捎柧氈泄餐瓿?。 4.節奏訓練??蓡我痪毩?,也可加在屈伸動律、上身動律及其它單一組合動作中共同練習。 (四)肩的訓練,重點訓練四種肩。1.硬肩和柔肩。一肩向前推出,肘部向后,同時另一肩向后,肘部向前。硬肩干脆有力,柔肩柔中有剛。2.聳肩和笑肩。一肩向上端,再下落回原姿,或雙肩同時起落稱聳肩。笑肩是在聳肩的基礎上加快速度。 (五)腕臂訓練。1.硬腕。手腕向上、向下提壓。2.柔臂。雙手體側從柔肩開始,手臂拉出并提腕、指尖下垂,同時另一肘彎曲壓腕。 ?。┗静椒ビ柧?。1.平步。向前走或后退。 2.馬步。(1)跑馬步。上身前傾,一手勒馬,一手直臂揮鞭手伸出,同時一腿半蹲,另一腳繃腳向前方擦地踢出,再原地倒步。(2)勒馬步。勒馬姿勢,一腳向前方邁步,另一腳隨之旁靠,同時勒馬手提壓腕。(3)軟騎和硬騎。一腳腳跟落地,兩膝彎曲,同時另一腳抬腳跟,重心再移至前腳。軟騎柔和,上身直立;硬騎剛健,上身前傾。3.滑步 。一腳經腳掌向外弧線滑出,重心平穩移至此腳。 ?。ㄆ撸┪璧附M合訓練。主要是訓練學生進行男女分組和隊形的編排。 總之,蒙古族是具有鮮明個性的民族,它的舞蹈風格像繽紛絢麗的花蕾,散發著特異的芳香,愿我們把握好它,隨時代而舞動,裝點祖國的藝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