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175527[/attach] [attach]175507[/attach] [attach]175508[/attach] 2010年底,在國家大劇院三周歲生日之際,大劇院推出了首部原創舞劇——《馬可·波羅》,如今時隔4年之后,這部舞劇又將在今年舞蹈節檔期作為開幕大戲再度上演。 馬可·波羅歷來被看作是東西方文明的紐帶式人物。700多年前,他踏上遠行的征程來到中國,其游記后來成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暢想這個神秘東方古國的最初藍本。而舞劇《馬可·波羅》則并非當年“游記”的復述,而將以中國人的方式,通過一個現代青年化身“馬可·波羅”夢回古代中國的形式,探尋、觸摸絢爛多姿的中國文化與民族風貌。 全劇融合了歐洲西洋音樂、元代宮廷音樂、蒙古民族音樂、江南民間音樂四種音樂風格,并通過運用多媒體的舞臺創意,打造了一個唯美、浪漫的東方古國。在立意上,舞劇也力圖傳達出中華民族自古所秉承的和平與和諧的美好主題。其中關于“戰”與“和”的抉擇成為全劇戲劇沖突的焦點,而成就大愛舍棄小愛的傳奇故事也凸顯出其可貴的人文精神。 700多年前,馬可·波羅從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出發,一路向東,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踏上了令他夢縈魂牽的古老中國之旅;今年,“海上絲綢之路”與“重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號角再度吹響,我們憑借曼妙的舞姿與絢爛的音樂,用藝術在《馬可·波羅》的舞臺之上,搭建起一座溝通歷史與現實、東方與西方的橋梁,沿著馬可·波羅亦幻亦真的腳步,重溫那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和永不退色的人文精神。 劇情介紹 雄渾壯闊歷史烽煙 浪漫柔美愛情傳奇 一個現代的意大利青年,《馬可·波羅游記》的癡迷者,懷揣著已經被翻閱過無數遍的“游記”讀本,帶著朝圣一般的心情只身來到水城威尼斯。青年乘著“貢多拉”小船,沿著曲折的水巷,來到了馬可·波羅當年的故居。他迫切地挖掘著偶像當年從這里出發的蛛絲馬跡。 推開古老沉重的大門,青年置身于歲月剝蝕的古宅老屋。面對著一件又一件也許曾被馬可·波羅撫摸、使用過的古老器物,他不禁心馳神蕩,沉浸在恣肆飛揚的浪漫想象中。幻覺里,他的心靈似乎已被馬可·波羅越過千年而來的魂魄所攝。他感覺自己已經幻化成了馬可·波羅本人。由此,一次穿越時空的神奇旅程即將開始。 在這次旅程中,由“現實”與“古代”雙重身份交織而成的馬可·波羅經歷了艱辛而又漫長的旅途。他感受著戰爭的殘酷,也見到了東方古國元大都的壯麗與輝煌。同時,他還目睹了國家與民族間的戰爭,并親歷了戰與和的艱難抉擇。他體驗了人類社會從蒙昧殘暴向文明和諧的進步,體會到善良的人性終究會戰勝貪婪的欲望,更領悟到了人類的歷史終將走向和諧世界的真諦。在充滿奇幻的想象中,這個古今雙重身份的馬可·波羅更經歷了一次似真似幻、悲喜交集的浪漫愛情。 最后,當這位意大利青年穿越時空回到現實,發現自己依然身在馬可·波羅故居老宅的時候,他推開大門奔向海邊,再次踏上了當年馬可·波羅探險的路線,向著東方、向著中國出發。 亮點解析 “升級版”嶄新亮相 夢里東方再展輝煌長卷 在《馬可·波羅》以往的演出中,跌宕起伏的劇情、動人心魄的音樂與優美委婉的舞姿都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劇中隨處可見、俯拾即是的中國古老民俗元素的體現,如蒙古頂碗、江南絲綢、書法、針灸等,更是充盈著藝術家們獨特的匠心與情懷。 觀看舞劇《馬可·波羅》之時,觀眾們仿佛跟隨著一個在夢境中化身“馬可·波羅”的現代意大利青年,“穿越”回東方古國,憑借藝術的想象翅膀,在夢境中重塑一個絢麗而盛大的古代中國:大漠孤煙的駝鈴滄桑、元代宮廷的輝煌壯麗、西湖煙雨的空靈唯美、畫舫笙歌的絢爛俊秀,都將在“升級版”的《馬可·波羅》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可以說,劇中既有戰爭金戈鐵馬的黃沙漫漫,又有愛情風花雪月的情致優雅。 總政歌舞團派出最強陣容 “青春派”主演挑起大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