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從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南方舞蹈學校社會教學部主任楊保存、中國南方舞蹈學校校長陳軍、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馮雙白。 中新網 張越 攝 與國外舞蹈演員幾十年的藝術生命相比,中國的舞蹈演員的藝術生命遠低于國外。對此,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馮雙白與中國南方舞蹈學校校長陳軍在做客中新網訪談時均表示,這與我國在舞蹈訓練中長期存在的不科學訓練方法相關。 中國南方舞蹈學校校長陳軍分析,在我國的舞蹈訓練中,幾十年來基本上是沿用武術和戲曲的訓練方式來訓練舞蹈學生和演員,“以身體為代價換藝術”不科學的舞蹈練習導致人們在學習舞蹈中難免受傷。 與陳軍的觀點類似,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馮雙白坦言,國外的舞蹈演員往往可以在舞臺上跳到很長時間。以芭蕾舞演員為例,國外40多歲的舞蹈演員在舞臺上還能跳得非常好,但是中國的芭蕾舞演員往往跳到了20幾歲以后,年紀稍微大一點很快就不能在舞臺上跳舞了。“對這樣一個真實存在的現象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訓練上的不科學。” 馮雙白指出,“舞蹈既要有視覺的效果,又要在舞臺上進行表演,所以只有趁著孩子軟,年輕。他做不到的硬掰,立不起來的硬立,這樣的話他因為年輕,受一點傷忍一忍就過了。但是這件事情早晚會在舞臺上呈現出來,當最年輕的身體這個最美好的階段過去以后,硬立已經立不起來了,硬掰已經掰不開的時候,他就做不到完美的舞姿了,面臨的只有藝術生命的終結。”為此, 中國當代舞蹈藝術先驅者和奠基人戴愛蓮在辭世前的住院期間,曾多次提到要注意這個問題。“她建議要想一些辦法來更好的推動科學訓練的發展。” 馮雙白表示。 中國南方舞蹈學校校長陳軍透露,多年的舞蹈練習導致自己渾身是傷。“練習舞蹈我自己的跟健斷了,還有腰肌勞損。由于當年練習舞蹈不是以技巧為主,訓練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練習中受傷在所難免。”他表示,目前中國南方舞蹈學校在訓練中注重科學的訓練方式,運用人體結構、運動力學等現代知識為基礎進行舞蹈教學。陳軍介紹說:“南方舞蹈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會科學的講人體結構,講運動力學,所有學的動作它的力學在哪兒?支撐點在哪兒?物理學在哪兒?為什么我不依靠重心也可以把腳拿出去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