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中國演藝圈,舞蹈家金星算得上特立獨行。她19歲公派赴美國學習現代舞,隨后移居歐洲游學創作;1990年代中期回國,在北京成立北京現代舞團并擔任藝術總監;2000年,金星移居上海,創辦金星舞蹈團。近年來,金星頻繁在電視屏幕亮相,先后在東方衛視《舞林大會》以及央視《中國好舞蹈》等節目中擔任評委導師,其個人脫口秀節目也即將在東方衛視播出。 10月14日,金星亮相海南,出席《海上探戈》現代舞精品專場新聞發布會。11月1日、2日,應海南省歌舞團的邀請,她將率上海金星舞蹈團獻藝海南省歌舞劇院,為海南觀眾獻上已經在國內外巡演10年的精品現代舞專場《海上探戈》。 “毒舌”是金星在選秀節目中留給觀眾的深刻印象,但那只是她的風格之一。在脫口秀中,觀眾可以看到一個關注民生、充滿愛心的金星。然而,要想最直接地感受其藝術態度、人生態度,恐怕還是得回到舞臺。 “雖然《海上探戈》已經巡演了10年,但是我還是沒想到這么快就來到了海南。”這是金星在發布會上說的第一句話。事實上,迄今為止,這臺劇目只在國內為數不多的一線城市演出過,絕大多數時間是在國外巡演。“大多數中國觀眾對現代舞還有個接受的過程。”金星說,她經過反復思考,還是決定把《海上探戈》作為在海南首次亮相的劇目。 早在1980年,13歲的金星就隨沈陽軍區來海南慰問演出;1995年,她再次來到海南參加一場商演,來去匆匆。此次是她時隔近20年之后,第三次登上海南的舞臺。“大家可能都是通過電視熒屏認識我,但那些都是片面的。”金星說,“希望大家能走進劇場親眼看我跳舞,因為那時的我最真實。” 《海上探戈》 記錄10年心路歷程 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金星舞蹈團是中國第一支民營現代舞團。該團常年在國外演出,并且和國外的現代舞藝術家有著密切的合作,積淀了一批有影響的保留劇目,但是《海上探戈》始終是金星的最愛。 《海上探戈》由《腳步》、《半夢》、《紅葡萄酒》等10個獨立劇目組成,薈萃了金星從1991年到2000年的創作精髓。這些劇目有的根據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著改編,有的則是在國外游學的心得,用金星的話來說,是她用舞蹈書寫的“個人日記”,記錄了她10年來的經歷和情感。 這次來海南演出,47歲的金星將親自出演《半夢》和《紅葡萄酒》兩個劇目。“以前我差不多能跳全場的70%,現在體力真的不如以前。”金星笑稱,現在看她演出的機會是“看一次少一次”。或許哪天就真的跳不動了。 金星的現代舞把西方的肢體動作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營造出濃郁的東方氛圍。“每個人對現代舞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必強求一致。”金星說,很多觀眾擔心現代舞看不懂,其實只要能夠感動自己,就已經足夠了。“哪怕閉上眼睛聽音樂,你都會感受到《海上探戈》的魅力。”金星對此次海南演出充滿信心。 熱愛舞臺 讓觀眾認識真實自己 “我現在每次上臺,都還會緊張。”這句話從金星的口中說出來,難免會讓人懷疑其是否故弄玄虛。但是金星卻表示,緊張感是一個演員上臺前應該具有的狀態,假如有一天這種緊張感消失的話,真的是到了要告別舞臺的時候了。 盡管在圈內名氣很大,但是金星被普通大眾所熟識,還是因為其擔任電視選秀節目的評委導師。金星坦言她起初很排斥上電視,后來發現要想影響更多的觀眾,必須借助大眾傳媒。包括現在的脫口秀,早在5年前她就已經開始準備,為此她還專門去演話劇,鍛煉口才。“我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自己想做并且準備好才去做的,所以我很忙,但是很快樂。” 然而在大眾眼里,金星最大的標簽就是“毒舌評審”。對此金星表示自己說話很直接,但是并不冷酷,尤其是在面對弱勢的學員時,更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但是電視節目為了追求效果,往往斷章取義,造成了她在大眾形象中的片面化。 “看過我在電視上的表演,對我的了解最多一半,只有走進劇場看我跳舞,才能看到完全真實的我。”這是金星在發布會中一再強調的一句話。她說,和年輕時相比,她現在的表演幾乎看不見技巧的痕跡,她在舞臺上是用肢體和觀眾交流。“交流產生價值,只有現場看過我的舞蹈,才能明白金星為什么這么牛!” 角色轉換 舞蹈始終是不變情懷 從當年的特立獨行甚至帶有叛逆色彩的形象,到如今成為一種大眾文化的符號,金星一直很清楚自己將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在專業上,她推崇個性、自由的表達方式,所以她對體制內專業院團對演員的束縛深感痛惡;而面對大眾文化現象,她則表現得十分寬容,甚至在她脫口秀的結束部分,還專們跳了一段《小蘋果》的廣場舞以表示對大媽們的支持。“但是我知道分寸,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會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金星說。 盡管現在忙于各種講學、表演,但是金星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回歸舞蹈本身:“我未來想擁有自己的金星劇院,里面有劇場、舞蹈團、舞蹈學校等等,即使我自己不能跳舞了,但我會用自己的資源和人脈,使之成為世界級的藝術團體。” 對于這次海南演出,金星希望只是合作的開始。“希望今后能把我們更多的作品介紹給海南觀眾。”她還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機會來海南常住一段時間,創作一些海南題材的舞蹈作品,奉獻給海內外的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