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晨報訊 記者 趙欣) 2004年,大型原生態歌舞集《云南映象》橫空出世。這部由著名舞蹈家楊麗萍歷時三年打造的驚世之作,登上了全球幾十個國家的舞臺,創下4000多場的演出紀錄。十年之后,已經退居幕后的楊麗萍攜《新云南映象》再度走上巡演之路。從今晚開始,該舞集將在重慶大劇院連演三晚。昨日在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楊麗萍表示已將“孔雀女王”桂冠完全交由愛徒楊舞繼承。 新版舞美全面升級 原版《云南映象》是楊麗萍在歷時一年多鄉間采集的基礎上,再耗費18個月親自帶領少數民族舞者創作而成。“從表演內容上來說,原版本身的靈魂并沒改變。”楊麗萍告訴記者,雖然引入了全新音響、燈光等現代技術打磨,但《新云南映象》依然是“用歌舞的方式,把云南少數民族對天地、自然的情感表現出來,不論是十年前還是十年后,都是一樣的,它不會因時間而改變”。 舞美方面也得到全面升級,楊麗萍透露,她的團隊將包括帕尼燈在內的600余只燈以及插秧鼓、象腳鼓、太陽鼓等68面鼓的鼓風鼓韻、民族村寨中收集的600余套純手工民族織繡的服裝和繡花鞋,都搬上了舞臺,云南各族人民的生活場面、民族宗教活動的盛世場景將得以展現。 楊舞晉升“孔雀女王” 不過,主角換人,讓不少觀眾對《新云南映象》既期待又擔心。此次領舞的“孔雀女王”是楊麗萍愛徒楊舞。事實上,年輕的楊舞在《云南映象》舞臺上已經走過了十年。對愛徒的實力,楊麗萍信心滿滿,“她是全國最年輕的國家一級舞蹈演員,我很放心。孔雀舞不會因舞者而改變,由我來跳或是由新生代演員來跳,這種在祖先印跡中找到自己印跡的傳統,永遠不變。” “包括楊舞和蝦噶(男領舞)在內,我的很多弟子都可以說是蟄伏已久,應該要有機會讓他們成為舞臺的主角。”楊麗萍認為,一部優秀的作品最重要的不在于第一個表演者是誰,更為關鍵的還是要做好傳承工作,“在楊舞的身上我能看到孔雀舞的希望,她有很多習慣跟當年的我一樣,比如每天都會琢磨怎樣跳得更好,一個節拍、一個動作,可能觀眾是感受不到變化的,但在舞者心里,每個細節的改變都有意義。” 面對老師的肯定,楊舞十分謙虛:“楊老師的孔雀舞已經登峰造極,我只是秉承她的精神去摸索著前行。”從十年前的在校大學生,到新一代“孔雀女王”,楊舞坦言《云南映象》已經成為她生命的一部分:“我也是云南人,《云南映象》表達的是我們民族的東西,十年跳下來,它就像我割舍不掉的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