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178464[/attach] [attach]178465[/attach] 作品簡介: 擺脫塵俗的煩擾,遠離仕途的牽絆,隱居山間田園,孤寂中尋求釋然,悠悠歲月中回味人生,此中真意已不言語表達。入景融情中回首過往,終悟出了天地人生的真諦。 那只在晚照中翩然歸來的鳥和那個“悠然見南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用“以景襯人”“以人映景”的方式將一個郁郁不得志、無奈狂放的文人形象完美描繪在《空山思故》舞蹈中。思故、思故,亦是“回眸半生已隨風(fēng),醉酒夢生言亦止。風(fēng)雨無阻恰似情,情到深處欲似恨。” 總策劃:滿運喜 龐丹 宋海芳 演出總監(jiān):龐丹 前臺主任:宋海芳 舞臺監(jiān)督:歐思維 演出協(xié)調(diào):陳佳娜 編導(dǎo):王盛峰 夏維家 視覺總監(jiān):任東升 舞美設(shè)計:李瑞 服裝設(shè)計:陽東霖 燈光設(shè)計:胡博 化妝造型:賈雷 音樂制作:居廣睿 攝影:劉海棟 主演:蒲宇 表演班級: 北京舞蹈學(xué)院2012級中國古典舞系表演專業(yè)1班 [attach]178466[/attach] [attach]178467[/attach] (文/候燕) 舞劇《空山思故》從舞美,編舞形式,演員表演幾個角度均凸顯出不同的審美與韻味,以下淺談,與諸君分享。 故事以主人公遠離仕途,隱居山間,在孤寂中回味人生的立意, 用空山生活、回憶仕途、頓悟人生、回歸寂靜四個篇章演繹的蕩氣回腸。 從舞美的角度出發(fā),選擇竹簾為側(cè)幕,既是符合背景的裝飾,又能配合光影效果制造良好氛圍,演員造型貫徹了賈雷設(shè)計的水墨畫風(fēng)格,群舞演員發(fā)型與服裝的棕褐色過渡搭配,巧妙地轉(zhuǎn)換了人體與樹枝,山景的效果,更透露出一絲淡淡的寂寞與荒蕪,隱喻人生。 《空山思故》的編舞,大膽突破了大家對以往古典舞劇作品動作元素豐富,技術(shù)技巧密集的固有印象。群舞基本以形式化為主,以肢體為意境的營造手段,人體可以是籬笆,可以是上朝百官畢恭畢敬的體態(tài),可以是行云流水,利用肢體狀態(tài)的變化營造出一個又一個故事場景。為烘托出氣氛效果,可以整個段落貫穿大幅度的流動與穿插對比,而減少了固定舞段,這一大膽革新使舞臺更飽滿,形式更豐富,雖然場景與服裝沒有切換,卻起到了氛圍轉(zhuǎn)變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