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的舞步節奏、磅礴的氣勢表達、融合多種新式曲風及樂器的演奏、宛若天籟的凱爾特歌聲……作為全球第一舞劇,《大河之舞》問世20年來,猶如一條伴隨上海文藝舞臺大發展的歷史長河,見證了上海演出市場的漸次繁榮。 昨天下午,隨《大河之舞》20周年巡演的中方經理張力剛攜舞王布蘭登·丹尼爾、舞后瑪格麗特·希爾抵滬,為明年1月該劇在文化廣場的6場演出造勢。談及20周年特別紀念版,張力剛自信地表示:“紀念版在舞蹈、舞美、演員等進行了全方位升級,可以說,此版本是《大河之舞》有史以來最現代、最具震撼力的一個版本。” 高強度演出 需要消耗巨大體能 《大河之舞》的舞者來自世界各地,堪稱各自領域的頂尖高手。20年來,舞團的演員流動性很大、更新很快。昨天,舞王布蘭登·丹尼爾及舞后瑪格麗特·希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其說《大河之舞》是舞蹈,不如說是一項體育運動。完成它需要非常大的能量,因此年輕人才能跳《大河之舞》。” 而中方演出經理則介紹:“因為愛爾蘭的踢踏舞有著非常嚴苛的限定,必須要求舞者具備童子功。基本舞團里每個舞者都在6、7歲開始習舞蹈,比如舞后瑪格麗特·希爾自3歲起開始習舞,舞王布蘭登·丹尼爾8歲開始習舞。基本上,每個小舞者習舞十幾年,榮獲諸多世界級的舞蹈獎項后,才能入團。” 由于每次演出的高強度需要消耗巨大體能,甚至對肌肉及踝關節都是個挑戰,舞王舞后不得不在演出一結束,立刻跳進50公斤的冰桶里,“前一段時間的冰桶游戲很火,人們愛往頭上澆,而我們的舞者卻不得不在跳完整場舞蹈后直接跳進冰桶里。因為肌肉、踝關節的高速運轉產生的能量太大、損耗也大,需要浸在冰塊里冷卻一下。這也使得舞者的舞蹈生涯不會太長。過去,在跳《大河之舞》之前,愛爾蘭踢踏舞的專業舞者一到20多歲就跳不了了。現在經過長期的艱苦訓練,舞者最多可以跳到30歲。”張力剛透露道。“剛一跳進去冰桶里真的很難受,一開始還是很疼,然后肌肉開始收縮,在23秒之后,肌肉就開始失去知覺。就這樣浸個5到10分鐘吧。”舞后瑪格麗特·希爾平靜地說道。 編舞第一次改變 《我的祖國》完美融入 此次20周年紀念版《大河之舞》來中國,也是《大河之舞》有史以來第七次來中國巡回演出,“全球好節目不多,能演20年的節目更少,目前國際上也就是《貓》、《劇院魅影》,還有一些音樂劇演出。對音樂舞蹈來說,除了經久不衰的《天鵝湖》,只有這一臺節目了。”演出經理驕傲地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20年里,《大河之舞》因為版權問題從未做過修改,而此次來滬巡演的紀念版《大河之舞》第一次有所改變。“國外的制作十分嚴謹,這有利也有弊。為了確保節目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以同一質量同一標準出現,不得不限制了節目的發展。《大河之舞》誕生20年來幾乎沒有做過任何改變。因此,過去中國觀眾看到的節目,和在百老匯、倫敦西區、愛爾蘭看到的節目是同一水準、同一制作的。”據張力剛透露,這次來滬巡演的紀念版無論演出內容、參演人數,還是演出時長、舞美設計上都有大幅度提升,“演出內容上,增加了一段愛爾蘭的女子舞《安娜立委格》,這是在向愛爾蘭的母親河麗妃河致敬。過去,《大河之舞》側重男子舞,這次下半段的女子群舞和上半場的男子‘雷電之舞’,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和呼應。另外,該版本比以往的陣容更為強大。舞臺上有35個演員,聲樂部分、樂手加起來,整個陣容共有65人。過去由于俄羅斯演員的簽證問題,很多場巡演都省去了俄羅斯舞部分,這次我們重新將俄羅斯演員邀請回舞臺,以至于演出時間從原先的100分鐘增至140分鐘。” 此次上海演出的《大河之舞》20周年特別紀念版,還特意為中國觀眾做了一點改變,在140分鐘演出中加入了1分鐘中國音樂《康定情歌》和電影《上甘嶺》主題曲《我的祖國》。演出方強調,這兩首曲子和《大河之舞》的主題很契合。 作者:汪承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