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門”之后臺灣現代舞最新銳力量、《浮花》編舞蔡博丞:“現代舞到我們這代該不一樣了” 由臺灣獨立舞團帶來的《浮花》力與美結合讓人驚艷,曾獲國際舞蹈大獎。 (南都訊 記者顏亮 實習生劉紫琦) 11月15日,第11屆現代舞周落下帷幕。過去一周,24場演出共40個節目輪番上陣。其中不少新銳舞蹈力量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11月11日晚,在廣州大劇院演出的《浮花·葛拉蒂·登高》尤其值得一提。當晚的演出由中港臺三地三個不同的現代舞構成,讓人驚艷。尤其是來自臺灣的現代舞《浮花》,短短十分鐘,編舞獨特,詭譎多變,融合了劇場舞蹈和極限的肢體動作,讓人目不暇接。而他的編舞蔡博丞現在卻僅僅27歲,堪稱臺灣現代舞最新銳力量之一。 《浮花》:獲國際大獎的新銳舞作 作品《浮花》取材于民間信仰里流放水燈的意象。蔡博丞說:“父親在我上大學的時候突然生病去世了。我被這種生命的稍縱感給嚇到了,所以后來我就做了這個作品:這既是我對父親的祝福,也算是對我自己的一種釋懷。” 然而要詮釋這種浮沉之美并不容易,蔡博丞選擇了一種新奇但是艱難的舞蹈形式———讓女舞者騎在男舞者身上起舞。蔡博丞說:“因為我們有兩個舞者疊在一起跳舞,所以訓練的時候經歷了很多困難,兩個人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培養默契。我讓兩個人疊高,其實自有含義:因為你爬得再高,你都敵不過天意。” 《浮花》的精心構思在國際上也引得了很大反響,它曾獲得了第28屆德國漢諾威國際編舞大賽之德國斯圖加特高堤耶舞團制作獎及觀眾票選獎。 新與舊:讓年輕人看懂傳統 蔡博丞今年27歲,作為一位年輕的舞者,他對現代舞的傳承與發展有自己的看法:“在臺灣,有的人認為傳統是過時的東西。但是我不這么認為。我還是希望作品里能夠保有傳統的元素。可是同時,我會希望自己在舊的元素里面找到更新的表現方式,或者說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能夠接受的表演模式。” 談到云門舞集時,蔡博丞說:“我們必須承認,云門舞集的舞蹈是非常優秀的,它也在社會上起到一種普及現代舞的作用。但是現代舞到了我們這一代應該不一樣了。” 獨立舞團:處境艱難、努力發展 在蔡博丞的團隊里,如今已經有了四名隊員,“但他們都不是全職的,只是因為我們志同道合,彼此之間又非常要好,所以有活動的時候就會聚到一起。平時沒有活動,就只能自己去上課,自己去掙錢,自己照顧自己。”蔡博丞說,獨立編舞和獨立舞團在臺灣的處境比較艱難,“不過其實全世界的獨立舞團都是這樣子的,沒有很多的資助。 雖然發展之路艱難,但是蔡博丞認為獨立編舞和獨立舞團有著他們存在的意義。“我覺得獨立編舞和獨立舞團的地位可能是有點教育性質或者是帶領觀眾走近現代舞的一個中間階段。這些獨立編舞和舞團會更多元,有更多想法和創造性。”據蔡博丞介紹,臺灣有很多現代舞的獨立團隊都是深耕在社區,到社區做演出,希望能有更多民眾接觸到現代舞這種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