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中央芭蕾舞團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在北京天橋劇場隆重上演。這場被廣大芭蕾舞迷們期盼已久的經典劇目,帶著“中芭人”的問候與祝福,博得了在場1200名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 舞劇《大紅》在今年8月的國家大劇院贏得了滿堂喝彩,然而,僅僅兩場的演出難以滿足喜愛和追隨《大紅》的觀演需求,時隔3個月的等待并沒有削弱觀眾們的熱情,強烈的期待猶如“熱身”后的全力迸發,著實讓“中芭人”再一次感動和振奮。 本場舞劇《大紅》的演出,不僅是該劇在天橋初創成功后的又一次 “歷史再現”,更是為中芭55周年團慶演出季寫下了華麗的開篇序曲! 正如中芭團長馮英談到:中芭55周年慶典演出季,希望能夠為廣大觀眾集中展示劇團55年來的發展成果。在繼承與發揚的主題下,以舞劇《大紅》做為開篇演出,正是希望這部作為中芭在改革開放以來所創作的具有藝術開拓與創新精神的典范劇作,能夠體現出中芭藝術發展道路的新思維、新啟示。同時,也希望借助 “大紅燈籠”——這一帶有中國喜慶元素的象征寓意來預祝中芭55周年團慶演出圓滿成功、預祝未來中國芭蕾事業蒸蒸日上! 而舞劇《大紅》也借中芭團慶演出季之機,再次回到天橋劇場,也可謂 “榮歸故里”!這部集結了電影藝術大師張藝謀、旅法華裔作曲家陳其鋼,旅德華裔編舞王新鵬以及王媛媛等名家大師智慧與創意的藝術作品;這部集合了中西藝術精粹于一身的芭蕾舞劇,在十幾年前在天橋劇場的“首戰成名”,成就出了光耀“舞林”的佳篇力作,成就了名冠中外的藝術精品,也成為了中國芭蕾藝術殿堂中留芳久遠的經典劇目。舞劇《大紅》不是中國芭蕾的開山之作,然而劇中中西方文化融合,藝術呈現拿捏之準確、結合之完美,卻在芭蕾藝術界,乃至國際文化藝術界留下了說不完的佳話! 時值中芭55年團慶演出,在同一座舞臺、由舞蹈藝術家再次演繹“經典”,時光為這部舞劇增添了更為豐厚的韻味,時代為這部舞劇帶來了更加深遠的影響,而新老觀眾的熱情追隨與喜愛,更為這部經典舞劇帶來了脈脈溫情與感動。 舞劇的情節緊湊、自然,藝術表現酣暢淋漓,一路觀賞下來,現場觀眾嘖嘖稱奇,驚喜不斷。從京劇花旦悲悲切切的唱腔開始,到雙人舞、三人舞所演繹的人物命運的糾葛;從舞臺剪影效果,以及人物撞破布景一躍而出的視覺沖擊;從一聲帶有濃烈文化韻味的“打麻將了”串場詞,沖破了芭蕾舞劇的常規,到最后仆役將沾滿紅色顏料的刑棒砸向墻壁,暗示主人公鮮血四濺的震撼一幕,都讓人感到整部舞劇構思巧妙、緊扣心弦。而頗具中國民族音樂的元素與充滿現代氣息的芭蕾音樂的相互碰撞,在作曲大師陳其鋼精心雕琢的編排下,更讓現場觀眾猶如“時空穿越”,身臨其境般的沉浸在劇中故事“人生”的跌宕起伏之中。 的確,經典舞劇《大紅》是一部非常值得親臨現場,去體會大師智慧與創意、去體驗舞蹈藝術家真情揮灑的舞臺佳作。在舞劇臨近尾聲時,當大紅燈籠在舞臺上再次點亮,伴隨著哀怨凄涼的雪花紛紛落下,伴隨著舞蹈演員盡情演繹的悲劇人生噤若寒蟬時,舞臺下的觀眾已禁不住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仿佛觀眾希望用自己的掌聲來喚醒劇中人物那被摧殘的心靈,同時,觀眾更希望借此表達對藝術大師們精彩編創的贊許,對舞臺上中芭藝術家們傾情奉獻的認可與答謝! 如此眾多、讓人目不暇接的精彩好戲,正是中芭對于熱心追隨、支持中芭成長、發展的廣大觀眾的真情回報。如此密集、緊湊的演出計劃,正是中芭對于熱愛芭蕾,但又“日理萬機”的芭蕾粉絲的貼心安排。中芭真誠希望在您片刻的閑暇時光中,能夠有美輪美奐的芭蕾相伴,中芭真心奉上自己的用心之作,為廣大芭蕾愛好者帶來新年的祝愿、新春的厚禮! 撰稿:孫政/審稿:孫元娜/攝影:時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