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質疑“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個偽命題,但現實也一次次證實著魯迅先生深邃的文化洞察力。在近來頗受關注的歌舞類選秀節目中,蒙古舞每有出場,必驚艷全國觀眾,火爆熒屏。自李德戈景在中國好舞蹈的舞臺登臺獻舞,被郭富城立封“舞仙”,蒙古舞的豪邁瀟灑則更為深入人心,威力斯、奚斯日古楞隨后出現,蒙古舞的飄逸更是迷倒了一眾粉絲。 中國好舞蹈節目組一位藝術總監評價:“蒙古舞其實是一種具有國際元素的舞蹈,很適合在舞臺上表演。去年在中美舞林對抗賽上,老外就特別喜歡蒙古舞,成了我們的粉絲?!?/div> 鮮花與喝彩中,3名80后蒙古族小伙兒不約而同地將榮耀歸功于蒙古舞的獨特魅力。 的確,作為我國民族舞蹈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蒙古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她植根于蒙古民族的游牧生活,天生具備親近自然的樸素氣質與生命活力。展現蒙古族熱情奔放、彪悍豪邁的精神風貌,古老又現代、優雅又激情,舒展而豪放的舞蹈語匯,能夠在全世界的注目中實現無障礙傳達。與那些軟綿綿甜膩膩的影視歌舞相比,蒙古舞的質樸豪放、剛勁有力,給人那種撲面而來的清新和正能量,沖擊耳目、提振心神,不火才怪。 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蒙古舞理當積極尋求發展與變化,爭取升華和突破。在這一點上,李德戈景們掙脫了一度束縛蒙古舞手腳的傳統觀念,吸收現代元素改造民族舞,邁出了勇敢的一步,于是便一步一世界,推開了蒙古舞通向世界的文化之窗。新世紀以來,蒙古舞之所以能在中國民族舞蹈中“風景獨好”,也是因為眾多蒙古舞藝術家的不斷傳承和創新,讓民族舞不僅閃耀在中國,也輝映了世界的舞臺。 因為民族,所以世界。只有來自民族大眾的東西,經過千百年提煉升華,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被世界認同,這是至理,但大前提必須是立足傳統的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只有對蒙古舞不斷挖掘,立足民族文化土壤的同時,放開懷抱,廣泛汲取營養,堅持時代精神與民族風格的統一,繼承傳統和借鑒其他的統一,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代同步并進,才能產生巨大的創造力,持續煥發蒙古舞的藝術美感和青春活力。 11月22日,自治區舞蹈家協會召開了第七次代表大會,該協會副主席哈斯敖登在會議上對《內蒙古自治區舞蹈家協會章程》的修改作了說明。 記者注意到,在《章程》總則的第二條,關于協會的指導思想部分修改為“努力推動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緊緊圍繞中國夢的時代主題,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等內容,在其他細節的修改上,提及了“深入生活”“藝術修養”“時代特色”等關鍵詞。從修改的內容上來看,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關于文化、文藝發展所提出的諸多要求相吻合。 近年來,我區舞蹈在全國各類比賽和活動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下一步,我區舞蹈將如何更好地發展?藝術家們在思考,相關部門也在調整思路,做出引導。 140多項國家級獎項 彰顯蒙古舞的個性和魅力 2009年,在第7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蹈大賽中,我區選送的群舞《東歸英雄》《娜曼祈勒》獲表演金獎,群舞《大漠駝影》獲編導金獎,獨舞《心中的綠洲》《盤羊》獲作品銅獎;在舞劇、舞蹈詩決賽中,大型民族舞劇《草原記憶》獲作品銀獎和優秀編導獎,主要演員獲評委會特別獎。自治區舞蹈家協會獲組織獎。 2011年,在第8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蹈大賽中,群舞《盅·碗·筷》獲作品金獎,獨舞《馬背上的女人》獲編導金獎,《月光下的薩日娜》《醇香》獲表演銅獎;在當代舞、現代舞大賽中,當代舞《蒙古媽媽》獲作品銅獎。自治區舞蹈家協會獲組織獎。 2013年,第9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大賽中,我區入圍8部作品,最終獲得了1金、1銀、3銅、3個十佳作品的好成績,是歷屆這一獎項入圍作品最多、獲獎獎項最多的一屆,自治區舞蹈家協會因此榮獲優秀組織獎。 據統計,從2008年至今,僅“荷花獎”所含的各個獎項,內蒙古就獲得了26個。 近年來,我區舞蹈還在中央電視臺主辦的CCTV電視舞蹈大賽,華北五省市(區)舞蹈大賽,全國新農村少兒舞蹈和“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全國中老年藝術風采展演和全國百姓健康舞系列展演等全國性舞蹈活動中獲獎共110余項。 內蒙古舞蹈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我區實施的“文化藝術長廊”建設工程項目“內蒙古精品舞蹈60年”,對我區60年來的舞蹈發展脈絡、經典作品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回顧,并以“舞悅內蒙古”——舞蹈精品展演的形式在第8屆、第11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和北京展覽館劇場展演,在觀眾中產生了極大反響。 自治區舞蹈家協會主席趙林平說,目前,中國蒙古舞蹈大賽已經舉辦了3屆,已經成為國內的知名文化品牌,正在成為推出新人、推出精品的重要平臺,在大賽中獲獎的作品,還在國家級各類舞蹈大賽中頻頻獲獎。內蒙古舞蹈的影響力在進一步得到提升。 “一跳成名”的新秀不斷涌現 背后是“舞的故鄉”綿延的文化基因 據有關資料記載,舞蹈起源于遠古人類在求生存、求發展中對勞動生產、健身和戰斗操練等活動的模擬再現,也是圖騰崇拜、巫術宗教祭祀活動和表現自身情感思想的需要。它和詩歌、音樂結合在一起,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 隨著歷史的發展,舞蹈藝術在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抒發人類美好理想、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更成為豐富人們藝術享受、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載體之一。 內蒙古文聯主席巴特爾說:“內蒙古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豐富燦爛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這是我區廣大文藝工作者藝術創作的不竭源泉。多年來,我區廣大舞蹈工作者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從傳統中汲取營養,探索藝術新路,去粗取精、博采眾長,使我區的舞蹈藝術水平不斷提高?!?/div> 內蒙古的民族歌舞每每參加國內各項賽事,均有斬獲,為內蒙古“歌的海洋、舞的故鄉”美譽增添了不少亮色?!拔覅^舞蹈在國內各大賽事中受到歡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根植于草原文化,是獨特文化形成和培育了內蒙古舞蹈的獨特風格?!眱让晒琶褡逅囆g劇院歌舞團副團長呼格吉勒圖說?! ?/div> 草原文化也成為蒙古舞暢行世界的基礎。我區在“荷花獎”評選中獲獎的部分舞蹈作品,還代表我區出訪了德國、匈牙利、奧地利等國家,均受到當地群眾熱烈歡迎。 近年來隨著文藝事業的發展,我區先后提出了民族文化大區、民族文化強區建設發展目標。今年以來,基于民族文化強區建設,又將打造文化亮麗風景線作為文化建設新的發展方向。在利好政策的不斷推動下,我區舞蹈界涌現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一跳成名”的新秀。 2014年7月份,浙江衛視《中國好舞蹈》決出前10強,蒙古族80后選手威力斯、李德戈景和奚斯日古楞入圍。在大賽現場,威力斯以剛勁、動感的舞姿征服現場明星導師和觀眾,被評委海青譽為“舞神”;李德戈景則被導師郭富城譽為“舞仙”;奚斯日古楞用“歌聲與舞蹈的‘對話’,表現兩顆相愛之心的碰撞”,讓觀者驚嘆蒙古舞超強的感染力。說起能夠入圍前10強的感受,他們都說:“首先要感謝蒙古族舞蹈的魅力?!?/div> 發展方向 不斷推出具有草原文化氣派的精品力作 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深刻論述了關系當前文藝發展迫切需要解決好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 近日,中宣部專門組織召開了關于在文藝界廣泛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視頻會議,對藝術家深入基層采風、創作、送文化、種文化進行了安排部署。 指向非常明確:藝術為人民服務。那么,內蒙古的舞蹈藝術應該如何為人民服務?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廳廳長周純杰提出了3點希望。 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皠撟魇裁礃拥奈璧?、怎么創作、表演給誰看,這是每個舞蹈藝術工作者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也是一個根本性問題。”周純杰說,廣大舞蹈藝術工作者要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行創作,走出小眾、走進大眾,融入時代、深入生活,把人民群眾作為舞蹈藝術表現的主體,把更好更健康的舞蹈作品奉獻給人民。要堅持“三貼近”,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從人民的偉大實踐中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創作生產更多弘揚中國精神、弘揚草原文化,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更好地發揮舞蹈藝術陶冶心靈、振奮精神的作用。 要不斷推出體現時代精神、民族特色的精品力作。周純杰說:“廣大舞蹈工作者只有緊緊把握創作這個中心任務,不斷推出具有草原文化風格、草原文化特色、草原文化氣派的精品力作,將‘蒙古族舞蹈’這張享譽全國的文化名片打造得更加亮麗,才能讓草原文化的品牌更具傳播力和影響力?!彼€提出,廣大舞蹈工作者要把中國夢作為創作主題,用舞蹈的語言展現全區各族群眾追夢、筑夢、圓夢的感人故事,講述普通百姓的光榮與夢想、奮斗與成功,激勵人們積極投身于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的偉大事業中。 談到藝德,周純杰說,藝術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和先倡者,廣大舞蹈工作者要始終牢記文藝工作者的使命任務和責任擔當,不斷提高自己的學養、涵養、修養,加強知識儲備、技能訓練,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創作出更多有品位、有內涵、有道德的舞蹈作品,充分發揮文藝作品涵養人、引導人、教育人的作用。舞蹈藝術家要把思想道德修養作為立身和創作之本,帶頭踐行“愛國、為民、崇德、尚藝”的文藝界核心價值觀,秉持良好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自覺抵制低俗之風,講好草原故事,傳播好草原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