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刀舞是一種由劍舞演化而來的舞蹈,具有上千年的歷史。關于刀舞的由來,也有一段令人神往的傳說。 “刀舞”源自古朝鮮三國時期,古朝鮮新羅國有位名叫黃昌郎的壯士,7歲的時候就能揮舞長劍表演,氣勢如虹。他一人來到百濟市舞劍,觀眾圍得里三層外三層,深深為他的劍術所吸引。百濟王聽說以后,召黃昌郎入宮表演。黃昌郎借舞劍之機,刺殺百濟王,結果最終被人殺害。新羅國的人民為了緬懷黃昌郎的義舉,面帶假面具,手持折半的刀,照他從前表演的舞姿跳舞。刀舞于是由此而來。后來“刀舞”傳入宮中,宮廷貴族為防止出現類似行刺事件,便將刀片與刀連接處截斷,中間用鐵環相連,成為專用道具,并改為由藝妓表演。 朝鮮李朝末期,因倭冠入侵,加上連年災害,民不聊生,宮廷內外交困,使大量藝妓從宮中出走流入民間。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刀舞隨朝鮮族移民傳入延邊。 刀舞與劍舞一樣,雄壯、勇猛、躍動的舞姿貫穿舞蹈的全過程。舞蹈反映了朝鮮族人民勇敢、大膽、智慧、樂觀的民族氣概。 舞蹈姿式剛柔相濟,激舒并存,急緩相容,像疾風般的向前沖,左右猛刺,強屈身,輕快猛移等動作,"喀嚓"、"喀嚓"的揮刀聲以及浪漫的舞態,給人以強烈的號召感,體現了朝鮮族舞蹈的高超技藝,突出了舞蹈的民族特色。“刀舞”的表演,不受時間、場地局限,亦無固定的模式。舞蹈主要是舞刀,柔韌舞時刀片飛舞,爭光閃爍,繞刀時所發出的聲響鏗鏘有力。 建國后,“刀舞”經朝鮮族舞蹈家們的精心改編,增進了新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使這一藝術形式日趨完善。歌舞團的的編導們培養了一代代的舞蹈演員,使“刀舞”后繼有人,“刀舞”的發掘、拯救工作取得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