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芳華 三世青筠 ——謹以此文懷念敬愛的資華筠先生 文:許銳(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 2014年12月9日,北京寒冬的清晨,在醫院辭別了資華筠先生。先生走得安詳,學生心里卻無法平靜。先生從藝60周年的主題是“舞蹈點燃心靈”,我更覺得她是用自己的生命點燃了舞蹈。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先生一生的成就在網絡搜索中俯拾可得。但一個人真正的學識和品格,卻不是冰冷的網絡所能夠傳遞。古語云“高山仰止”,是對崇高品德的敬仰。在我的心里,資華筠先生就是一座令我“仰之彌高”的巍巍山峰。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先生有著巖石般堅忍的意志,有著不斷攀登的學術精神,更有著登高望遠的博大胸懷。所以我是如此慶幸,2004年能投入先生門下,跟隨左右渡過博士寒窗,結下珍貴的師生緣分。那不僅僅是一段學業,更是一段難得的人生歷練。 剛剛開始讀博士的時候還頗有點惶恐,因為資老師的“嚴厲”和她的學問一樣的出名。后來看先生挺和顏悅色的,漸漸就放松了“警惕”。先生的很多學生都是我的師長,作為年輕后輩能夠親自跟隨先生學習,自然是有點小小的得意。覺得自己碩士研究生已經畢業,又已任教多年,讀博應該不會有什么困難。加上學校工作繁忙,學業上自然有所懈怠,資老師幾次提醒我都沒有太放在心上。于是先生專門找了一天時間和我閉門長談,“抽筋扒皮”的批評讓我真正見識了先生的嚴厲。先生絲毫不留情面,言辭之切讓我深受震動,自己那點小心思小貓膩完全無所遁形。“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韓愈的《師說》名文從上中學開始就倒背如流,那是老師背誦課文的要求。可歲月流逝,不僅那些刻在腦中的文字漸漸模糊,就連文字的真義也輕飄地遠離了。自己身為人師,道之未聞,業之未精,卻沾沾自喜,早忘記了嚴謹和勤奮才是治學之本,而這恰恰是先生最為看重的。 此后不久先生就罹患慢性白血病。在之后漫長的十年間,我親身見證著老師以超級樂觀的心態和堅強的意志,一邊和疾病抗爭,一邊爭分奪秒地鉆研學術,培養學生。老師每次談起自己的病情,永遠都是坦然輕松的態度,說自己命好,不怕。很愛好的她也從來不愿意以病容示人。出席活動或與人見面的時候,永遠都會很細心地把自己打扮好,從頭發到小小的飾物都精心搭配,以最精神和靚麗的狀態出現在大家面前。我們開玩笑說老師是舞蹈演員出身,有“舞臺感”,永遠都想著把美留給別人。可誰知道,無數次的醫療檢查,無數次的藥物適應,她要忍受著多少的痛苦去和病痛斗爭!我永遠記得,先生眼睛布滿血絲,還要堅持審閱每一個學生的論文。厚厚的論文稿是專門為她打印的加黑加粗的三號字體,空白處歪歪扭扭的字跡是她堅持著親筆批閱的意見。當我仔細辨認著那些不易看清的字跡,淚水又讓它們都模糊了。即使這樣,她還若干次地因為學生的學業活動,咬牙堅持,推遲自己的治療日程! 記得在典禮臺上接過畢業證書的那一刻,我的眼光穿過熙攘的人群,看到我的導師資華筠先生靜靜地坐在觀眾席里,帶著淺淺的微笑。韓愈的那一句千古名言再次閃過腦際,終于發現對這句話的理解根本無法在字面的解釋中得到,而是要窮盡時間去體驗。就像先生,根本不是在“教”我,而是用她自己的生命在示范、引導著我。她的“嚴”不僅僅是對別人,更是對自己。所以她才會說“學生比天大”,所以她才會以堅韌的意志與白血病抗爭了整整十年。而就在這十年間她的學術研究碩果累累,她的門下弟子桃李芬芳。 先生經常說自己和學生是“教學相長”,她自己“教”的同時,也是在學習。然而她對學術孜孜不倦的熱忱追求卻經常讓我汗顏。在她患病后期,她仍然堅持帶博士生。我說老師啊,我想當關門弟子是沒指望了。她笑說,能多留下一顆種子就要多留一顆。如今她播撒的“種子”已經在舞蹈的領域生根開花,老師欣慰之余,卻從未停下自己前行的腳步:主持“中國舞蹈學”課題,修訂“舞蹈生態學”,論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她總是把自己的日程排得滿滿的,哪里像一個患病的老人。今年11月,老師的《舞蹈生態學》剛剛獲得了中國文聯第九屆文藝評論獎著作類的特等獎,她高興得像個孩子。對于先生的成就而言,其實根本不缺這個獎項,她卻告訴我,她很高興為舞蹈學科爭了光!舞蹈學科應該也必須和其他的藝術學科并駕齊驅! 不由想起有一次先生曾做了生動的比喻,一個學科就像一座山峰,學科中的每一個人都在奮力攀登。可大家不能只顧自己,而要群策群力,添磚加瓦,才能登高望遠。因此舞蹈要和別的學科比較、競爭,才能做好做強。如果舞蹈學科本身是一個小山頭,就算攀到了頂峰,又有什么意思?只有學科發展成珠穆朗瑪峰,個人的攀登才更有價值和意義。正是有了這樣無私的胸懷和廣闊的視野,先生才會成為舞蹈學界的一面旗幟。 先生的成名舞作中有《飛天》,著名美術大師葉淺予先生曾為她作畫,并題曰“敦煌有飛天,華筠能舞之”。如今先生“飛天”而去,背影依然曼妙,向著那舞影翩躚的天國。我愿她仍然如當年舞動的飛天,盡情徜徉在她鐘愛一生的舞蹈世界里。 臨別之際,我把先生的名字嵌入兩句話中來送別先生,那也是先生一生的寫照——“剎那芳華,三世青筠”。美好燦爛的年華不過彈指剎那間,青竹般堅貞的志節卻會窮盡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 我注定將遠望先生的身影,一生去追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