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編自導《大媽愛跳舞》超接地氣 大竹縣英姿健身隊的15名大媽,平均年齡45歲,每個隊員都沒受過專業的舞蹈訓練。劉賢瓊是該支舞蹈伍的領隊,她承擔了此次參賽舞蹈的編舞任務,她們的參賽曲目《大媽愛跳舞》就是由她組織隊友,每晚堅持排練4小時后完成。 因隊友們都沒有練習舞蹈藝術的基礎,該支舞蹈的每個動作都經劉賢瓊在電腦上現學現用,再結合團隊實際情況后進行改編。“有時,大家為一個動作和手勢會糾結良久,經商議后取得最佳效果才肯罷休。”劉賢瓊解釋,排練時,憑著對舞蹈僅有的認知和感觸,并借鑒她跳壩壩舞時積累的經驗,再仔細矯正隊員彼此的每個動作。 該舞蹈的動作簡單,手法與姿勢優美,利于讓隊員們學習與練習。“舞蹈十分接地氣,幾乎每個動作都將壩壩舞的動作改編而成。”劉賢瓊說,動作雖然簡單,同樣能博得現場觀眾的一陣陣喝彩聲。 放棄打麻將排練廣場舞扭傷過腳 據此次活動總導演大竹縣文化館的群眾文化輔導干部王君(微博)介紹,此次廣場舞比賽共9支參賽隊伍,120余人參賽,且每首參賽舞蹈都由各支參賽隊隊員自發排練而成。“為組隊參賽,隊員們放棄各自的休息時間,就連元旦節假期仍加緊排練。”王君說,還有隊員排練時曾扭傷了腳,仍然堅持排練,不拖隊伍的后腿。 “參加廣場舞比賽,可以將‘閑’著的大媽們從麻將桌上下來,轉移到廣場上去跳舞。”參賽隊伍大竹縣風琴健身隊隊員說她和姐們參賽的意外收獲。為參加此次廣場舞大賽,她和姐妹們不得不“狠心”離開麻將桌,穿上舞蹈服飾,腳踏歡快的音樂節奏,在廣場上扭動腰肢。 “自參加健身隊開始跳舞,每天做完了家務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到廣場扭腰,甩甩胳膊。”一名參賽的大媽說,雖然她所在隊伍沒能在此次比賽中取得好名次,但是她和隊友們將繼續努力,堅持參加廣場舞蹈健身行動。 一曲《苗山歡歌》奪得賽區桂冠 在比賽現場,隨著《苗山歡歌》伴奏音樂響起,數名大媽身著統一的喜慶的紅色服裝,手持腰鼓和鼓槌,聞音樂起舞,動作整齊劃一地,不停敲出悅動的節拍。所有場下觀眾不時為臺上的活力四射的大媽們鼓掌和叫好。 昨日下午,由大竹縣文化館選送的舞蹈《苗山歡歌》,經過幾輪激烈角逐后,終于殺出重圍,摘得了廣場舞大竹分賽場的冠軍。捧著分賽場冠軍證書的隊員們表示,雖然她們的團隊取得了勝利,但是希望通過此次廣場舞比賽,帶動更多群眾跳廣場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