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 孫穎教授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歷經了二十余年的理論思考和準備,曾發表《試論中國古典舞》、《再論中國古典舞》、《三論中國古典舞》、《天足與小腳時代的分歧》、《駁傳統舞蹈還需“舞蹈化”的奇談》、《爭論的是什么?分歧在哪里?》等多篇論著。 在中國舞蹈界引起極大的反響。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投入舞蹈創作,主要作品有:以建安時期為歷史題材的古典舞劇《銅雀伎》;電視劇《唐明皇》、《三國演義》、《司馬遷》、《炎黃始祖》中的舞蹈部分;大型古典舞蹈晚會“尋根述祖譜華風”之一《炎黃祭》(其中《踏歌》 獲中國舞首屆“荷花杯”大賽金獎);“尋根述祖譜華風”之二《龍族風韻》,以及《小破陣樂》、《小胡旋》等多個經典作品。 二十世紀初開始受聘于重慶大學,任舞蹈系主任。二零零一年,北京舞蹈學院為孫穎教授設立“漢唐古典舞教研室”,開始招收本科生并擔任研究生導師。 2006年孫穎教授被評為第二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孫穎是我國現當代民族舞蹈體系的創建者,他獨特的藝術語言和審美意象成為其學科標志,富有新意且意味深遠。他一生付諸"漢唐古典舞"(中國古典舞流派)及其藝術貢獻。 孫穎教授留下了重建中國古典舞的理念與途徑,對中國古典舞的創作理論和方法以及對中國舞蹈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有著細致的設想與具體的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