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7日19:30,中央芭蕾舞團時隔三年再次在天橋劇場上演中國芭蕾舞劇《牡丹亭》,描述了一個穿越時空的生死之戀,感人至深的凄美愛情,使得這部作品在中國家喻戶曉,當晚也有很多觀眾慕名而來,演員深刻細膩的表演,一顰一笑都深深打動了他們的心。 此次,由中央芭蕾舞團演繹的芭蕾舞劇《牡丹亭》在尊重和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力求將中國的優秀民族文化通過西方古典芭蕾這一獨具魅力、頗具美感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讓中國芭蕾舞劇走向世界。 《牡丹亭》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著名導演李六乙執導的第一部舞劇作品,其深厚的戲曲功底和獨特的藝術見解,為將湯顯祖的名作改編成芭蕾舞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人物表現方面,《牡丹亭》力圖挖掘女主人公杜麗娘的內心世界,在舞臺上塑造全新的人物形象,這對于整個創作和表演團體而言都是極具挑戰性的。 這部作品中在我團青年編導費波的構思下,展現了三個性格迥異的麗娘,以情貫穿,通過一個杜麗娘和兩個精美化身的交融,表現人物奮力掙脫禁錮追求自由和愛情的內心世界。舞蹈編排主線清晰、銳意創新,突出芭蕾舞蹈語匯的張力。音樂既選取了中國傳統的戲曲音樂,也采用了西方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和原創作品。舞美和服裝設計簡約、空靈、唯美,舞劇中昆曲和芭蕾所形成的多元韻味相互交織,為芭蕾民族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創新。 撰稿:胡卉/審稿:孫元娜/攝影:時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