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蒙古族舞蹈 風格特征 藏族舞蹈 體態動律 舞蹈動作 民風民俗 首先,舞蹈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而少數民族舞蹈更是與我們密不可分。其次,民族舞蹈并非只是一種人體藝術,它包含了廣泛、深奧的文化精神。它可以充分的體現出某一地區特定的民族特征、自然環境、社會制度、宗教信仰和民風民俗特征。因為每一個民族都有它吸引人的一面,都有他可挖掘的潛力。所以,我們要抓住每個觀點來進一步分析,來展現兩個不同民族的舞蹈風格。 蒙古族舞蹈和藏族舞蹈,不僅體現了兩種不同的舞蹈文化,還展現了各自的民風民俗。他們雖然有著共同的熱情豪放、細膩端莊、優美淳樸,以及濃厚的少數民族韻味,但也有著各自的不同體態動律特征:蒙族舞蹈悠揚流暢,藏族舞蹈則豪放激烈,這些特征張顯著它們各自的、淳樸的地域風格。 一、蒙古族舞蹈的體態動律特征 近些年來蒙族舞蹈的地域風格特點不是很顯著,大多數舞蹈作品只局限在少數地區的蒙古族舞蹈中,而另一些地區的蒙古族舞蹈風格或許沒有被重視,這就造成了蒙古族舞的發展不平衡,并不是說蒙古族沒有優秀的舞蹈作品,而是蒙古族舞蹈的風格特色大多拘泥于某一種而已。因為,蒙古族是很具代表性的游牧民族,它鮮明的體態動律特點就是節奏明快、舞步輕捷,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洋溢著蒙古人的純樸、熱情、勇敢、粗獷和剽悍,表現了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而熱情奔放,語匯新穎,風格獨特的舞蹈動作,更造就了蒙古族舞蹈挺拔豪邁,步伐輕盈、灑脫奔放的剛勁有力之美,展現了蒙古族勞動人民純樸、熱情、精壯的健康氣質。 例如,群舞《奔騰》就充分展現出了蒙古族的體態動律特征。既有氣壯山河、駿馬狂奔;也有疾馳如風、松弛舒緩。它追求腿腳迅速有力,目光炯炯、體態微伏、激情外顯、昂首挺胸、體態挺拔、激情內斂,而根據作品的內容需要交替展現。除此之外,該作品還在傳統的馬步基礎上,融入了一些具有動感的動作,如蒙古族的摔交、射箭、投擲、騰空大跳等,使整個舞蹈在進行中塑造了蒙古族青年牧民們策馬奔騰的英俊形象,而它優美的身法和韻律,使牧民們豪邁的氣質和對大自然的熱愛情感得到充分體現。它的藝術語言主要是手、腕、臂、肩兼用,以胯為軸的上身左右擺動,始終保持動感,加上每個部分即有松弛、又有張力。并且在松弛和張力之間是以內斂、外顯的方式交替出現。 二、藏族舞蹈的體態動律特征 藏族舞蹈的分布比較廣泛,體態動律復雜。尤其是膝關節的運動,它分別有連續不斷的、小而快的、有彈性的顫動和連綿柔韌的屈伸,然而伴隨著顫動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的轉移,帶動了松弛的上肢運動,使手臂動作附隨而動,不能有絲毫的主動。而從體態上看,它上身動作像雄師、腰間動作較妖嬈、四肢關節很靈巧、全身姿態要柔軟、舉止如流水緩步。所以說,藏族民間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見的基本體態,它和高原地區繁重的勞動生活、虔誠的宗教心理、宗教禮儀及習俗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們在跳舞時,這些動作會自然地體現在舞蹈中,給人以安詳和諧的美感;動態形象中帶有明顯的宗教心理因素,具有一種勞動所形成的身體協調之美,有著不可磨滅的藝術創造性。 例如,舞蹈《翻身農奴把歌唱》就將藏族民間舞蹈的體態動律和風格特征展現的淋漓盡致,它把藏族文化很巧妙的融入到舞蹈里,獨特的闡述了藏族人民熱愛生活的場景。舞蹈的演繹,描述了西藏人民在政府領導下實行民主改革,徹底廢除黑暗落后的封建農奴制度、解放百萬農奴為題材的作品,以束縛、解放和釋放的三段情感結構,表達了西藏農奴內心的真摯情感。這其中的體態動律風格很突出鮮明,松垮、弓腰、曲背的特征展現了受壓迫的宗教心里。首先,灑脫豪放、悠揚純美的體態,展現了農奴們被釋放后的喜悅心情;其次,連綿不斷、緩緩流暢的動律,表達了農奴們絕不放棄的思想內涵。“無屈不成動,欲動必先屈”的特征,在作品中體現出了飄逸而沉穩的感覺。在被受束縛的段落里,舞蹈演員的體態動律表現在低矮、緩慢、沉重的形式中;而在解放和釋放的段落中,演員們豪放、灑脫、雄獅般的情緒將舞蹈推想高潮,展現了藏族舞蹈另一面氣宇軒昂的體態動律。 通過具體的比較和研究,從這兩種不同的民族舞蹈中,我們得到了不少關于體態動律的啟示,也挖掘出了很多的思想理念。更進一步說明了蒙古族舞蹈和藏族舞蹈各自的獨特之處。 參考文獻: [1]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7) [2]王景志,中國蒙古族舞蹈藝術論[M],內蒙古大學,2009、(6) [3]曲萌生,藏族民間舞蹈概論[M],北京舞蹈學院,2009、(1) [4]龐志娟,論蒙古族文化與蒙古族舞蹈的特點[J],集寧師專學報,2005、(03) [5]王桂霞,談藏族民間舞蹈風格[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4、(05) [6]張琬麟,舞蹈服飾論[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8) [7]賈安林,中國民族民間舞初級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9) [8]趙淑霞、斯琴高娃記錄整理,蒙古族舞蹈基本訓練[M],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76、(1) [9]潘志濤,中國民間舞蹈教材與教法[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