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04kee"><center id="04kee"></center></kbd>
<samp id="04kee"><pre id="04kee"></pre></samp>
  • 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導航
    舞蹈學院-舞蹈網 首頁 教學 舞蹈論文 查看內容

    傣族舞蹈的動律特征和舞姿造型

    2015-1-20 09:45| 發布者: 青藤| 查看: 7268| 評論: 0
    摘要: 傣族民間舞蹈安詳、舒緩的動律,來自他們勞動生活的環境,來自他們傳統的審美情趣。傣族生活在天氣炎熱的亞熱帶地區,人們自然喜歡樹蔭和水邊,喜歡明月和繁星,連勞動生活的節奏也不能過于激烈。勞動后歸來清洗潔凈,飯后 ...
          

           傣族民間舞蹈安詳、舒緩的動律,來自他們勞動生活的環境,來自他們傳統的審美情趣。傣族生活在天氣炎熱的亞熱帶地區,人們自然喜歡樹蔭和水邊,喜歡明月和繁星,連勞動生活的節奏也不能過于激烈。勞動后歸來清洗潔凈,飯后在微風清拂涼爽的夜晚,大家和著清緩的鼓聲盡情歌舞,那是最愜意的事。素有潔凈、愛美和歌舞風習的傣族,就是這樣把水的清純和水波輕柔的流淌,化為他們安詳舒緩的舞蹈動律。此外,人們生活在亞熱帶的環境,經常和孔雀、大象等溫順、可愛的熱帶動物相處,舞蹈中自然融入對這些珍禽異獸的藝術升華,成為動律動態的文化因素。 
     
      傣族群眾不同程度地保存有原始崇拜和萬物有靈的觀念,以及來自農耕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們對自然界充滿親切感,人際之間和諧、融洽。小乘佛教傳入后,教義所宣揚的“唯我獨善”,以佛祖為榜樣的積德行善,多布施以修來世等思想,和原有的傳統觀念相結合,形成傣族人民平和、善良的性格。自然環境、勞動生活、民族性格、審美觀念,融為安詳、舒緩的動律,貫穿于舞蹈動作之中。 

      在傣族民間舞蹈的動作形態上,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勻的節奏中,膝部的屈伸帶動身體上下顫動和左右輕擺;舞步的踏或跺,看似著力向下,卻是重起輕落,全腳掌平穩著地,是動律的基本特征。節奏多是2/4拍連綿不斷的節奏型,動作平穩,儀態安詳。多規律性的重復,跳躍性動作很少見。在這種均勻的舞蹈動律中,有孔雀的輕盈、柔美的舞姿;有大象漫步森林的穩健的步態;更有舞蹈者的生活感受和創造。傣族舞蹈除下肢有豐富的步伐外,手和上身舞姿的豐富也是其特色之一。傣族舞蹈有多種手勢,同一姿態,同一動作,手勢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義。云南地區的舞蹈家和舞蹈教師們整理傣族教材時,從紛繁多彩的民間舞蹈中,歸納出8個“手的基本位置”:“高低翅”、“低展翅”、“高展翅”、“平展翅”、“雙合翅”、“雙抱翅”、“順展翅”、“側展翅”等。所以,傣族舞蹈既有韻律美又有造型美,既有動態美又有靜態美。而且,這些動態形象是在象腳鼓、鈸等樂器和諧擊打的伴奏樂聲中,像河水、小溪汩汩流淌,賞心悅目,沁人心脾。 

      說到蛇、鳥圖騰時,我們馬上就會想到傣族民間舞蹈基本舞姿中“三道彎”的造型,柔軟如水波的臂部動作,以及各種孔雀舞的優美形象。當然,這種舞姿動態的形成雖和信仰小乘佛教的宗教影響有關,和王公貴族及頭人的愛好和推崇有關,但根本原因則在于兩千年前其先民的蛇、鳥的圖騰崇拜和由此發展而來并逐漸深化的民族審美心理。 

      一些云南的考古學者們認為:“今日傣族人民的舞蹈,若考其源源,有著很長的歷史可尋。他們優美的舞蹈動作從云南出土的歷史文物中可以找到印證。”云南晉寧石寨的出土文物(“鎏金盤舞青銅扣飾”和“四個舞俑青銅器”)上的舞蹈動作,就像今天傣族的三道彎舞蹈造型;西漢初期青銅文物上顯示的一個奴隸形象,她的發式與今天傣族未婚女青年一模一樣。 

      從古越人的鳥圖騰到今日傣族的孔雀崇拜,是千百年來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的發展。由于該地區適于孔雀生長和繁殖,傣族人民才能夠仔細觀查孔雀,從而進行孔雀舞的藝術創造,并于后來融入了宗教因素。孔雀的自然形態也有三道彎的特點。當孔雀立于高處或棲息在樹椏上,長長的尾羽垂下來,其形態正好是三道彎。從自然科學角度上看它的骨骼結構,三道彎與彎曲的特點就更加鮮明。經過藝術加工后的孔雀形象,不僅僅在舞蹈中,就是在傣族織錦,飾物上的孔雀圖案,也多是三道彎的形象。如楊麗萍編導、表演的《雀之靈》在體態上運用修長、柔韌的手臂和靈活自如的手指形態變換,尤其是運用了手臂各關節魔術般有節奏,有層次的節節律動創造了高潔、純真和富有生命激情的形象和真、善、美。每一組動作無不體現了“三道彎”。 

      現在,傣族人對蛇并不喜愛,但在遠古卻不然。當時,蛇和水一樣,都是人們崇拜的對象。傣族古歌謠中就有把水比作蛇的描寫。例如《打水歌》:“山頭有小河,流過樹林間,水清流得快,看去像跑蛇。”此詩不僅描述了蛇似清水,而且反映出山地、林間的生活環境。當然,今日體態的三道彎和手臂彎曲的造型,遠非自然地模擬蛇、鳥和水,而是千百年來群眾智慧的結晶與升華。云南的地形非常復雜,山地高原占全省面積的93%以上。傣族雖然住在上谷間的平壩上,但山地的動態特征也反映在人們的勞動生活中。尤其是婦女,她們在擔水、挑谷、揚場等勞動時的步態和形體動態中,就有一順邊的特點。例如:過去,傣族在秋收后揚場時不使用風車,而是兩手各持一大竹蔑扇,用扇風的方法篩選稻谷,這種篩法就是別致的一邊順的動態。當她們右手高舉蔑扇的同時,右腳亦彎曲并高高抬起,然后,手腳同時向下用力的扇風,身體由右方向左側轉動;左手扇風時,姿態和轉動與右手一致,都是手腳同出一側。作為舞姿的造型的一順邊,又和審美情趣有關。
     
      過去,我們比較多地講述“三道彎”和手臂各關節的彎曲,而忽略了手和腳同出一側的“一順邊”特點。追溯其源,前者源于古代百越人的“蛇鳥圖騰崇拜”和對水的深切感情。而一順邊的美,則源于高原地區的勞動生活。兩者融合后形成的體態,才是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如舞蹈《水》的開始,女演員挑著水款款走來,這就有了三道彎與一順邊的特點。特別是在中間洗頭部分,她跪坐在水邊,散開瀑布般的秀發清洗并整理時的舞姿造型使這一特點更加突出。 

      “三道彎”的體態并不限于傣族。許多少數民族舞蹈中也多如此,就連漢族的膠州秧歌、云南花燈、安徽花鼓燈的女子舞姿中都有此造型。若尋其源,可以說都是百越人的審美遺風,是稻作文化型民間舞蹈的特點之一。“一順邊”是高原舞蹈的特有的動律和形態,高原民族的舞蹈中都有這種文化現象。而傣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則在于“三道彎”與“一順邊”融合后,在傣族特有的安詳、舒緩的動律中體現出來,成為民族審美情趣和舞蹈者心理活動的形象化。不論是自娛性的輕歌曼舞,還是舞臺上的表演,以及大型的游行表演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優美的動態形象。 

      總之,傣族舞蹈藝術是古越遺風的承載,是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水文化的表現形式。天人合一的自然景物,如詩如畫的自然環境,孕育了清新優雅的傣族舞蹈藝術;悠久的歷史背景,淳樸的民族風格,造就了獨具特色的傣族舞蹈藝術。加之千百年來傣族人民在生活和實踐中不斷地感悟創新,使傣族舞蹈藝術達到了天人合一的藝術境地,成為當今獨具特色的知名民族舞蹈藝術形式之一。 

    扯蛋

    難過

    支持

    鮮花

    超贊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注我們:中國舞蹈網

    微信號:cndance

    APP下載

    專心、專注、專業

    合作聯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電話:0177-5155-8025

    ©2003-2020  鹽城舞者印象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中國舞蹈網     蘇ICP備1406126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a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青苹果乐园在线高清| 在线播放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 中文字幕免费人成乱码中国| 日韩免费在线看|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欧美日韩第一区| 亚洲色图第一页|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app| avtt天堂在线| 日本三级视频网站| 久久躁狠狠躁夜夜AV| 欧美巨大xxxx做受孕妇视频| 啦啦啦最新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激情内射亚州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动漫人物桶机动漫| 黄网在线免费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清|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看| 婷婷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中文字幕国语对白在线电影|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最新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欧美三级黄色大片|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欧美性狂丰满性猛交|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福利片一区二区|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