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傣族舞中“三道彎”曲線的構成為基礎,探討“三道彎”體態的文化因素、審美特征、藝術表現和內涵,談談學習過程中的心得與體會。 關鍵詞:“三道彎” 動律體態 審美特征 文化因素 藝術內涵 一、“三道彎”動律體態的定義和歷史文化因素 (一)“三道彎”的定義 “三道彎”在我國的族民間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姿、造型,它是指在舞蹈動作中整個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是在極其“擰”的狀態之下塑造“三道彎”,包括頭和胸、腰和臀、胯和腿都是以逆反方向呈S型的形態。以腰為軸,上身以胸、下身以胯作為主力,在動態中顯現出的“三道彎”,同時再配合頭部以及肢體上的一些動作及技巧,從而就產生各種風格的舞姿造型。 “三道彎”充分展現了傣族舞蹈中的特色,優美動聽的舞蹈旋律結合著婀娜的舞姿,赤裸裸的表現出傣族人民樸實、大方的氣質。 “三道彎”除了用簡單肢體語言來表達思想及意義,還會融入有難度的肢體動作和技巧來傳情達意,更深層面的去演繹肢體語言,更精細的刻畫出人或物的形象特征。 因此,“三道彎”,不僅是對線條凹凸起伏,還在數量多少、大小區別方面的界定,更是對曲線狀態的一種賞喻。 (二)形成“三道彎”的歷史文化因素 1、遺風 “傣”的字源來自古越的“越”字,傣族是古代百越族系中的一支滇越的后裔。關于古越人的遺風,可以概括為:“蛇、鳥圖騰;斷發文身、習水便舟、巢居、種植水稻、語言不通、喜食異物、善鑄寶劍等”。諸多古越人的遺風在今日傣族人民的生活與審美中依然保存著。 從古至今傣族舞發展歷史悠久,是由古越人對蛇、鳥圖騰的崇拜轉變到今天傣族人民對孔雀與大象的崇拜,是漫漫歷程演變中民族生活和心理發展的結果,模仿動物的形態、神態、動作,也是構成傣族舞的主要成分之一。 2、水 水,在傣族也有別樣的稱呼“喃木”,傣族人認為“水”是圣潔的[3],傣族有許多關于水的節日活動:賽龍舟、比劃船,還有傣族最具代表的節日“潑水節”等,因此傣族又得名“水的民族”。他們喜歡水,愛潔凈,辛勤的水田勞作,使人們對水有了更加深切的情感。因此,“水”造就了傣族民間舞柔美、纖細的“三道彎”體態的風格。 3、吉祥動物——孔雀 孔雀的自然形態具有“三道彎”的特點。當孔雀立于高處,垂著長長的尾羽,其形態剛好是“三道彎”。傣族人因為喜愛孔雀,傣族民間舞的手勢、手位、手臂的動作也多是對孔雀形態的模仿,久而久之“孔雀舞”便成為了傣族人最喜愛的一種舞蹈形式。因此,“三道彎”便成為傣族舞蹈中典型的舞蹈造型,富有雕塑美感。 二、“三道彎”動律體態的形成、類型和特征 (一)“三道彎”的形成 傣族是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帶,那里山川秀麗,四季常青,在這樣悠仙美妙的自然環境下生活,養成了傣族人民溫和、恬靜的秉性。 在這種特殊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下,繁殖著孔雀、野象等珍禽異獸,加上各種珍奇的植物,給傣族人民帶來諸多神奇而又美妙的意想,也使得傣族人民擁有了對鳥類及水的深切情懷。 亞熱帶氣候下的傣族婦女都喜愛穿緊身的短裙,雖然這樣的著裝顯現出了女性的曲線美,但同時也限制了她們的步幅,所以傣族舞的基本舞步就是胯部的擺動膝部保持微蹲的狀態,小腿一提一放,動作基本沒有太大的起伏,使舞步看起來優雅唯美。就是結合了傣族婦女生活中的體態直接轉化到藝術中,形成傣族舞蹈特有“三道彎”動律體態。 (二)“三道彎”的類型 從傣族舞蹈的動作趨勢來分析,整個動態的過程中時常出現的舞姿造型所呈現S型的身體曲線,稱作體態(靜態)“三道彎”;一串動作連續不斷的過程中出現S型身體曲線,可稱為動律體態“三道彎”。 1、體態 “三道彎” 體態(靜態)“三道彎”是指S型的身體曲線呈現的造型,規范的動作下相對靜止中保留的雕塑感,這就是體態(靜態)“三道彎”,它更突顯出傣族舞蹈中的主體,更好的展示“三道彎”的美感。 2、動律“三道彎” 動律“三道彎”是指在一連串的動作過程中,身體不斷展現出的S型體態,快速簡短的呈現出“三道彎”,這就是動態“三道彎”,不久要保留“三道彎”曲線,還要有流暢感。 三、“三道彎”在傣族舞中藝術表現和內涵 傣族舞蹈風格獨特,流露出的情感細膩而內斂,舞蹈中富于雕塑感的造型是它標志性的特征。動作過程中運用肢體的每個部位,極為細膩,包括眼神、頭、手,腳都富有極強的表現力,尤其是眼神的運用,不同的眼神,同樣的動作,所表達的情感都各不相同,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從各種舞蹈的舞姿中,我們可以看到舞蹈是怎樣從自然形態、模擬形態經過不斷地美化、加工、升華,從模擬發展到表現、從寫實發展到寫意、從具象發展到抽象和概括的深化過程。 “三道彎”體態是一種舞姿造型,不同的出胯程度和方位、不同的表情、不同的音樂節奏、不同的器樂演奏等等,均體現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意境,或是一個地域的民俗風情和它特有的舞蹈特點。其中無論手腕的提、沉和腳步點、抬的細節動作,都能淋漓盡致體現出傣族舞蹈的美感;無論是靜態的雕塑感,還是柔中帶剛的動態舞蹈韻律,都讓“三道彎”在不同的動律體態及造型中富有鮮明的個性特點,既有靜態的造型美,又有動態的韻律美。從這些點點滴滴的特點中都能透露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