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體育舞蹈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它以強烈的娛樂、競技、表演的色彩深受當代大學生的喜愛,本文從體育舞蹈在高校體育課程中的價值和意義進行探討和研究,對高校體育的改革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 體育舞蹈高校體育課程價值意義 體育舞蹈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實踐活動,是體育運動的一部分。它的興起和發展深受廣大群眾的青睞,在當代大學生中,體育舞蹈愈來愈顯示出不可估量的價值作用和強大的生命力。一直以來,高校在體育課程的建設中受傳統思想觀念和教學理念等因素的影響,對體育舞蹈教學這一環節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與發展,特別是對于體育舞蹈這一新型的體育教學內容的價值和意義缺乏深刻的認識,從而導致體育舞蹈在高校的開展出現了一些問題。為此,加強對體育舞蹈的價值功能及高校開展體育舞蹈教學的意義等方面的研究,鼓勵支持大學生選修和專修體育舞蹈,成為高校體育的一個亮點。這也是從事高校體育的工作者目前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 1.體育舞蹈在高校體育課程中的意義 1.1有益于培養大學生的體育素養 體育舞蹈是以舞蹈形式出現的一種融舞蹈與藝術為一體的高雅文體活動,它對培養高校學生文明禮貌,待人接物,形體姿態,陶冶性情,提高綜合素質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另外,體育舞蹈所運用的走、跳、轉等動作,有利于形成人體的正確姿態,具有促進體型協調發展,防止和矯正體型的作用,有利于大學生體育素養的提高。 1.2有益于開闊大學生的藝術視野 在高校開展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舞蹈與音樂知識,對國內外民族、民間舞蹈及伴奏音樂特點進行講解,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多種形式的舞蹈加以展示,能開闊大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有利于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 1.3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 體育舞蹈在完成的過程中往往需要集體動作的統一性,特別需要兩人或多人動作配合的協調一致,整齊劃一。因此,參加活動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將會形成與他人通力合作實現集體目標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另外,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正趨于逐漸成熟階段,他們除了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外,更需要充分交流,通過體育舞蹈達到身心和諧,使心理身體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可以說,體育舞蹈是促進個體社會化的最有效方式。 2.體育舞蹈在高校體育課程中的價值分析 2.1健身價值 體育舞蹈運動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是體育與舞蹈的結合,具有運動與藝術的雙重性。體育舞蹈極富時代氣息和體育競技性質,被列為奧運會表演項目,并列為2000年第五屆中國體育科學大會比賽項目。體育舞蹈分為現代國際標準摩登舞、拉丁舞和集體舞,它的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可自由掌握。跳舞時心肌收縮加強,血流加快,對心肺機能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德國學者對業余體育舞蹈運動員和800米跑運動員作過比較,發現體育舞蹈運動員在跳過15分鐘的快步舞后,心率與跑完800米的運動員并無區別。 2.2健心價值 體育舞蹈是一項全身性娛樂運動,對大學生的身心很有好處,有明顯的心理學價值。體育活動的這種雙重功效,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現代體育科學研究所證實。有的研究證實,積極參加體育舞蹈活動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地高于普通人的水平,說明它對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約的。在翩翩起舞的過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須集中在欣賞優雅的舞曲和依照音樂節奏將內心情感抒發在舞姿上,因為注意的轉移,其它部分機體能得到調整和充分休息,所以體育舞蹈具有消除疲勞、陶冶情操、康復機體、消除心理障礙的作用。 2.3社會價值 舞蹈是人們交流思想、抒發情感、消除隔閡、相互溝通的最好形式之一。體育舞蹈在日常生活中娛樂的功能,又具有交際的功能,當人與人之間相處時,體育舞蹈者秀雅合度的動作能引起他人的注意,受到他人的敬仰和崇拜,成為交往的先決條件。在優美的舞姿和輕快的樂曲相伴下,人們會徹底擺脫自我封閉意識。舞場中的融洽、和諧、高雅的氣氛,亦能增強人們溝通和交往的意識。可見,體育舞蹈活動既能增進舞伴、舞友之間的友誼,豐富社會生活,又能提高人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2.4審美價值 體育舞蹈作為一種優美的人體動態藝術,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它以自身特有的魅力來滿足人們這種對美的追求和審美的需要。體育舞蹈創造了異常美妙的審美趣味,不同的樂曲,不同的舞步,有的婉轉流暢、旋轉起伏、形似行云流水;有的剛勁頓挫、瀟灑奔放、動靜交織;有的步態從容、平穩大方、悠閑輕松;有的輕快活潑,洋溢著青春活力;有的纏綿抒情,舞姿柔媚動人。體育舞蹈的學習和訓練,會使人體外形更加勻稱和諧,體態更加健壯、優美,動作剛柔相濟,恰到好處,既能滿足對美的追求和自我實現美的愿望,又能成為他人審美的客體。 參考文獻: [1]黃寬柔,姜桂萍.健美操,體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6-257. [2]舒淵,宋曉榮,羅鳴鳳.概析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價值及其實現[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5,(3):115-117. [3]蔣薇,賈寶劍.高校公共體育課開設體育舞蹈課程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9,(10):1414-1416. [4]黃澤儀.淺談體育舞蹈的價值[J].新課程研究,2009,(141):164-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