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04kee"><center id="04kee"></center></kbd>
<samp id="04kee"><pre id="04kee"></pre></samp>
  • 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導航
    舞蹈學院-舞蹈網 首頁 教學 舞蹈知識 查看內容

    河北秦皇島地區非遺舞蹈總匯

    2015-2-1 10:57| 發布者: 青藤| 查看: 2974| 評論: 0
    摘要: 昌黎地秧歌秦皇島昌黎縣位于河北省東北部,東鄰滔滔渤海,北枕巍巍碣石,是連接華北與東北兩大經濟區的“經濟走廊”。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大民間舞種之一,相傳產生于元代,流傳至今。 昌黎地秧歌 ...
    昌黎地秧歌

     
    秦皇島昌黎縣位于河北省東北部,東鄰滔滔渤海,北枕巍巍碣石,是連接華北與東北兩大經濟區的“經濟走廊”。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大民間舞種之一,相傳產生于元代,流傳至今。     

    昌黎地秧歌產生之初,各行當均由男性扮演。到了元代,因受蒙古族文化影響,在角色、結構、服飾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現在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纓子帽”就是從蒙古族服飾發展而來的。 

      昌黎地秧歌從形式到內容都有其明顯的個性,從活動形式上,分為排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從表演內容來看,除平秧歌無固定情節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地秧歌的行當分為“妞”、“丑”、“擓”、“公子”,表演各具特色。以著名地秧歌藝人周國寶為代表的周派、以張謙為代表的張派、以盧鳳春為代表的盧派和一大批無宗無派風格獨具的地秧歌藝人,共同推動了地秧歌藝術的發展。    

    1956年,昌黎地秧歌節目《跑驢》參加了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辦的世界青年聯歡節,獲得銀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各地盛傳“從南京到北京,獅子、跑驢、荷花燈”的佳話。    

     1993年在沈陽國際秧歌藝術節獲最高獎“金玫瑰”獎;1994年參加全國中老年健身舞大賽獲最高獎“蘭花”獎;1996年參加全國“群星獎”廣場舞比賽獲銅獎等國際、國家級大獎,還多次參加北京龍潭廟會;1999年參加昆明世博會河北周展演等,在重大演出活動中屢獲殊榮; 1996年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地秧歌)”;2002年被河北省文化廳命名為“河北民間藝術之鄉”。


    青龍滿族寸子秧歌

     

    滿族寸子秧歌是滿族宮廷和民間生活相結合的一種舞蹈表演形式,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在清朝的宮廷中有旗人和漢人之分,漢族女人有裹小腳的風俗,裹上小腳的女人走路顫巍巍的,身形婀娜多姿,猶如舞蹈一般,旗人也想模仿,但又不想改變本民族的習俗。因此,她們就在鞋底上安一個小假腳,這種鞋被稱為旗鞋。為了表現滿族這一特殊的生活習俗,滿族人就想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但由于制作旗鞋工藝煩瑣,演員們又不易在擁擠的觀眾中扭動,所以,人們開始用不足一尺的小高蹺代替旗鞋。這樣,就產生了滿族寸子秧歌,逢年過節,大多以自然村為單位組織滿族寸子秧歌會,逐步傳承至今。    

    滿族寸子秧歌是秧歌中的一種,它是在秧歌的基礎上加入了人們對美的向往與渴望,逐漸地增加了許多藝術色彩。在表演時,男演員表現的溫文而雅、玉樹林風,女演員表現的端莊大方、婀娜多姿。在扭法上,變化多樣,優美飄逸,在扇子的扭法上尤為突出,有七十多種扇花的扭法。表演的步伐也種類繁多,每一種扇子的扭法,都會相應的配上不同的步伐。如在單個節目出現的時候,步伐和扇花是變化最多的時候,演員會根據不同的劇情,運用不同的步伐及扇花,以求達到最佳的審美效果,從中也體現出滿族人對藝術的追求。    表演形式分為秧歌走街,單個節目打場,在小出子上一般有《救罕王》、《摸花轎》等,在音樂伴奏方面一般用《柳青娘》、《句句雙》、《五匹馬》等。



    青龍猴打棒

     


    猴打棒是青龍滿族一種具有獨特藝術表演風格的民間舞蹈,分為舞臺表演、秧歌走街打場和廣場文藝表演等表演形式,表演者以不同表演形式把古老的民間熱烈、歡快、優美的獨特舞蹈風格、擊棒技巧與嗩吶打擊樂伴奏渾為一體,場面宏大,舞姿抒展形象,動作靈敏粗獷,節奏明快,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振奮向上的啟迪,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是滿族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    

    猴打棒流傳于青龍滿族自治縣西南部長城沿線滿族聚居的鄉村,三撥子、涼水河、肖營子、青龍鎮等鄉(鎮)村尤為盛行。    猴打棒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康熙年間,滿族正藍旗“跑馬圈地”于此,以獵為生。滿族人民認為孫悟空降妖捉怪、除惡揚善勝過他們所信奉的薩滿,還認為穿黃布衣敲花椒木棒能驅魔逐妖,因而扮成戲曲中的孫悟空模樣表演猴打棒,由擊棒驅獸降妖避邪的民俗活動演進而成的民間舞蹈猴打棒不無古儺之意。滿族人為保人丁平安,平時進山,敲擊木棒,以震虎狼。夜晚及逢年過節,由兩人裝扮成神話故事中的“頑猴”,手持雙棒,跳躍、吶喊、擊棒,降妖驅邪,保佑人丁四季平安,猴打棒由此產生得名。   

     同治五年,青龍民間舉辦花會將猴打棒納入其中,列為十檔之首。后來逐漸演變成民間舞蹈,在鄉村廣為流傳。起初,表演者只有二男,逐步增至六男、八男。表演形式分“踩街”和“撂場”兩種。棒花有“一擊頭”、“二擊頭”、“三擊頭”、“四擊頭”和“單轉花”、“雙轉花”。步法有“碎步”、“虛步”、“蹲步”、“蹲跳步”、“轉跳步”、“十字步”等。舞姿舒展粗獷,蹲步穩,虛步輕,棒聲鏗鏘有力,與嗩吶、鑼、鼓渾然一體,顯得歡快、優美。     近年來,青龍文化部門經過對民族民間文化的挖掘整理,將《猴打棒》搬上文化娛樂舞臺,在1994、1995兩年中分獲省、市民族音樂舞蹈大賽創作和表演一等獎。  

      猴打棒是青龍滿族人民自編自演的民間舞蹈,蘊涵了豐富和深厚的民族地方文化內涵,是探索研究滿族人民生活情景的珍貴文化史料,是民族民間舞蹈表演藝術的一個典范,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同時,它是廣大群眾普遍喜愛的一項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具有很強群眾性,通過普及猴打棒藝術活動可以愉悅廣大群眾身心健康,不斷提高群眾文化生活水平。 



    撫寧太平鼓
     


    太平鼓原是巫人跳的舞蹈。歷史上稱“鞞舞”、“鞞鼓”、“鞞扇舞”。經數千年流傳,幾經易名,現已成為一種自娛自樂的民間舞蹈。《宋書倠志》載:“鞞鼓未詳所起,然漢代已施于燕京矣。傅毅、張衡志賦,皆其事也。”到清代又多見易名為太平鼓的記載。清人何耳作《燕臺竹枝詞》描寫當時的太鼓舞:“鐵環振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見說太平都有象,衢歌聲與壤歌同。”可見太平鼓歷史悠久。  

      撫寧太平鼓在整個冀東地區民間舞蹈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因鼓的形狀像葵扇,故又稱“扇鼓”,流傳在撫寧縣的太平鼓因冠以地名而得名。撫寧太平鼓起源于漢代,成熟于唐宋,興盛于明清,清代中葉已廣為流傳,且為婦女所舞。《永平府志》曾記載清道光十四年元宵節盛況:“元宵花鼓響咚咚,士女歡騰慶年豐,點綴太平春寶貴,滿城大樹月燈紅”。    撫寧太平鼓分為舞蹈表演和太平鼓演奏兩大部分,用于年節喜慶等場合,在炕頭、屋內、庭院、廣場、舞臺均可表演。撫寧太平鼓是邊舞邊擊鼓的鼓舞,主要表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同享太平、慶賀豐收的喜悅心情。其舞蹈形式可分為獨舞、對舞、輪舞、群舞等多種;隊形變化有夾寨子、串門子、龍擺尾、四季平安、四面斗、八面風等二十余種;舞步有踏步、虛步、碎步、進退步、橫挪步、別腿步、交叉步、十字步等三十余種,并利用逗趣、偷看等表演動作使得舞蹈更加活潑、詼諧、樸實。撫寧太平鼓沒有其他伴奏樂器和唱腔、唱詞,為女性所專用。    

     太平鼓是撫寧太平鼓舞中的唯一道具,同時它又是唯一的伴奏樂器,由于鼓的形制大小不一、演奏方法和演奏部位不同,既可演出單一的音高和音色,又可演奏出混聲的音高和音色。根據演奏部部位的不同,可分為鼓心、鼓邊、鼓環等八種。演奏方法有獨奏、重奏、對奏等20余種,鼓點有太平點、彈棉花、嗑瓜子、翻鍋蓋等四十余個。兩人以上的演奏又可奏出多種交替的節奏,技藝高超的藝人,還可以演奏出各種復雜的復節奏。   

     撫寧太平鼓是河北省冀東地區的優秀民間藝術,是古老舞蹈藝術的遺存。其豐富的內容和古老的歷史,在全國其它同類鼓舞中實屬罕見,將對豐富和完善我國舞蹈史,弘揚整個冀東民間舞蹈產生積極的作用。



    倫派地秧歌

     

    倫寶善,1905年生人,盧龍縣閻大嶺店村人,自幼喜愛民間藝術,9歲開始就迷上了冀東秧歌,12歲隨藝人下場表演,這一扭就是80年。從農村到城市、從關里到關外,無不留下他秧歌藝術的足跡。同時,他善于鉆研,能熟練地表演“妞”、“丑”、“擓”等行當的各種角色,而且樣樣皆通,尤以扮“丑”為最佳。隨著視野的拓展和藝術水平的提升,上世紀四十年代就成為了享譽關內外的一代秧歌名“丑”。他的秧歌表演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集扇花、身段、表情韻味一身,表演細膩技藝精湛,在冀東一帶被同行們譽為西北派,就此形成了獨特的“倫派”風格,也因此被命名為“著名民間秧歌藝術家”。


    倫派秧歌藝術風格有以下特點:“全身輕松微微顫,挺胸收腹揉雙肩。表情細膩眼傳神,風趣幽默加浪漫。屈腿滑稽步敏捷,扇花翻飛舞翩躚。臀部左右來搖擺,蹲襠扶膝脖頸轉。小巧玲瓏滿堂戲,造型奇巧真美觀。自摘自戴櫻子帽,別具一格不虛傳”。在小折子秧歌戲的表演中,倫寶善勇于探索,大膽借鑒京劇等其他劇種中的丑角動作,巧妙利用嗩吶的音樂節奏,根據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動,表達出一顰一笑、一羞一鬧,動靜相生、剛柔并濟,表演與劇情可謂珠聯璧合。特別是他獨創的“自摘自戴纓子帽”、“小愰腰”、“窺探步”等動作,既俏皮浪漫,又不失純樸自然,充滿了濃郁的鄉野情趣。他就像魔術大師一樣,手中的扇子能變化出五十多種扇花,舞動時如蝶兒上下翻飛,跑跳時像風兒輕盈飄逸,真是美侖美奐。他的表演步法多達二十余種,可謂緩快交錯、輕松敏捷。表演時,他兩腿稍彎,臀部搖擺,雙肩揉錯,脖頸旋轉,帽纓環繞。突然,他猛地將頭往后一甩,雙肩上聳,脖子低縮,帽子便突然飛起,又緊隨著慣性不偏不倚地扣在了頭上,樂觀詼諧,令人忍俊不禁。再看他的表情,豐富而細膩,喜怒哀樂,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為了繼承發展秧歌技藝,他精心培養了張玉和、薛桂蘭、盧春然、解文寬、杜慶志等一大批秧歌表演人才,其中,張玉和、盧純然、薛桂蘭均被河北省舞蹈家協會吸納為會員。在盧龍的鄉間村鎮,倫派秧歌獲得了最樸實、最廣泛的追隨和喜愛,以倫派傳人為代表的秧歌隊遍及全縣。 

    扯蛋

    難過

    支持

    鮮花

    超贊

    最新評論

    關注我們:中國舞蹈網

    微信號:cndance

    APP下載

    專心、專注、專業

    合作聯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電話:0177-5155-8025

    ©2003-2020  鹽城舞者印象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中國舞蹈網     蘇ICP備1406126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 |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色播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 男人狂桶女人出白浆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一二三四视频中文字幕在线看|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女人张开腿男人捅| 东北女人下面痒大叫|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全彩里番acg里番本子|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扳**a毛片|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日韩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一级片| 色妞www精品视频观看软件|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在线观看免费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日韩色日韩视频亚洲网站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最近中文字幕2018| 亚洲a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被强女教师系列| 先锋影音av资源网| 白嫩光屁股bbbbbbbbb| 国产人妖cd网站| 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aa级毛片午夜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