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起源于意大利,興盛于法國,“芭蕾”一詞本是法語"ballet"的音譯,意為“跳”或“跳舞”。 每個舞團無論是在技術訓練上、還是在表演風格上,都有著不同的發展與詮釋。下面,我們就中國知名的芭蕾舞團來逐一介紹。 (中國唯一的國家級芭蕾舞團,現任團長、藝術總監為馮英女士) 中央芭蕾舞團 自1959年12月31日建團以來,中芭以“介紹西方古典、現代各流派芭蕾經典作品,探索西方芭蕾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之路、創作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芭蕾作品”為宗旨,積累了100余部保留劇目,其中以《天鵝湖》為代表的國外古典與現代芭蕾經典作品的排演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而作為“看家劇目”的《紅色娘子軍》等民族芭蕾原創精品已具有世界品牌效應并被國外知名舞團移植。 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成功地運用芭蕾這一西方藝術形式表現了中國人民的生活,《紅色娘子軍》已成為享譽世界的經典之作,《黃河》、《梁?!贰ⅰ洞蠹t燈籠高高掛》都已成為膾炙人口的保留劇目。這一大批優秀作品已為創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芭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如今,中芭已擁有一支由70多位專業舞蹈演員及10名優秀舞蹈教師組成的演出隊伍。朱妍、張劍、王啟敏、李俊、盛世東、余波、曹舒慈、魯娜、邢亮、馬曉東等多位青年演員逐漸在藝術上走向成熟,在歷屆重要的國際芭蕾舞比賽中都曾斬獲金獎、銀獎和銅獎,并引起了國際芭蕾舞界的廣泛關注。 上海芭蕾舞團在北京演出《花樣年華》 上海芭蕾舞團 上海芭蕾舞團成立于1979年,其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上海市舞蹈學校以及1966年由該校芭蕾科首屆畢業生組成的《白毛女》劇組。 自建團以來,上海芭蕾舞團的青年演員們先后在國際芭蕾舞大賽中榮獲了27枚獎牌,在國內比賽中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民族芭蕾舞劇《白毛女》造就了石鐘琴、茅惠芳、凌桂明、汪齊風、辛麗麗、楊新華等中國優秀芭蕾舞演員,現任主要演員范曉楓、孫慎逸、季萍萍、陳真榮、余曉偉、陳艷等表演更趨成熟、技藝日臻完美。一批后起之秀吳虎生、周洋、王亞南、段文斐、張堯等青年演員也在不斷成長,有望成為新一代的骨干力量。 該團的舞劇《白毛女》已在世界各地上演了1500多場,四十多年來《白毛女》成為嘗試芭蕾舞民族化的重要作品之一,為上海芭蕾舞團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該劇榮獲了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像獎并久演不衰,進一步確立了上海芭蕾舞團國內一流的地位。 上海芭蕾舞團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氣魄,與海內外藝術團體和藝術家建立了廣泛的友好合作關系,不僅在全國進行演出,還赴日本、朝鮮、法國、加拿大、美國、印尼、新西蘭、西班牙、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演出,受到國內外同行和觀眾的贊譽。 遼寧芭蕾舞團大工演出 遼寧芭蕾舞團 中國遼寧芭蕾舞團成立于1980年,是中國五大芭蕾舞團之一。遼寧芭蕾舞團在堅持引進排演世界古典芭蕾作品的同時,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芭蕾藝術品牌,在探索建立中國學派的芭蕾藝術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建團25年來,排演了世界著名芭蕾舞劇《天鵝湖》、《海盜》、 《無益的謹慎》、《堂·吉訶德》、《胡桃夾子》、《灰姑娘》、《吉賽爾》、《雷蒙達》、《拿波里》等作品,創作演出了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嘎達梅林》、《孔雀膽》、《二泉映月》等專場晚會。 在老一輩藝術家的親切關懷培育下,全團演員人才輩出、藝術作品逐年豐厚,舞團逐漸走向成熟。多年來培養出的一批又一批優秀芭蕾舞演員,組成了目前在國內外芭蕾界具有影響力的藝術陣容。 遼寧芭蕾舞團附屬芭蕾舞蹈學校成立于1994年,在校生近六百人,是目前國內外規模最大的專業芭蕾人才培養基地,為國內外輸送了大量的芭蕾藝術人才。遼寧芭蕾舞團目前的演員隊伍中,95%以上的演員都來自該校。 遼寧芭蕾舞團呂萌、焦陽、劉爽、趙媛、王韻、鄭宇等一批年輕芭蕾舞演員迅速成長,在中國國內外多次獲得大獎。 無論是在藝術創作領域,還是在教育領域,遼寧芭蕾舞團與附屬芭蕾舞蹈學校均與芭蕾藝術領先世界的國家展開廣泛而深入的合作。跨國合作的《海盜》、《睡美人》、《堂·吉訶德》、《胡桃夾子》、《仙女》、《吉賽爾》、《末代皇帝》等大型芭蕾舞劇備受好評。 多年來派出了大量演員出國深造,同時常年邀請俄羅斯、法國、美國、意大利、德國、英國等國家的舞蹈專家定期來團授課、排練和合作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