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提帕是俄羅斯芭蕾的奠基人,享有古典芭蕾之父美譽,這是相對于法國浪漫芭蕾而言。在十九世紀的芭蕾舞蹈中,法國芭蕾訴諸浪漫情懷;佩提帕把法國浪漫芭蕾帶到俄國,受到俄國政治、社會文化因素影響而轉變,作品比較訴諸理性。感性與理性是人類心靈兩大基石。 十九世紀后期,俄國芭蕾在編舞家佩提帕與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明庫斯等人努力下,圣彼得堡取代巴黎,成為世界芭蕾新首都。 第一節 佩提帕時代(旅俄1869-1903) 1819年佩提帕(彼季帕Marius Petipa, 1818-1910)出生于法國馬賽,幼年跟著父親學習芭蕾與出國表演。后來進入巴黎歌劇院附屬舞蹈學校學習,未被納入劇團編制而離開。前往西班牙工作三年,觀摩當地民族舞蹈,必有助于日后編導芭蕾舞劇《唐吉訶德》。1846年佩提帕在馬德里時,與法國大使館官員夏托布里安侯爵的妻子陷入婚外情。侯爵對他下了通牒,要求決斗。次年,佩提帕跟隨父親轉赴俄國。 從1869到1903年間,佩提帕擔任馬林斯基芭蕾舞團(俄帝國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長達卅四年。這是俄國芭蕾黃金時代,圣彼得堡取代巴黎而成為世界芭蕾首都。佩提帕移往俄國,乃因1847年他父親應聘前往圣彼得堡,擔任俄羅斯帝國劇院芭蕾舞團教師。佩提帕跟著前往,加入該舞團。佩提帕倡議興建馬林斯基劇院,1860年落成啟用。此后,俄帝國劇院芭蕾舞團取得固定表演場所,改稱馬林斯基芭蕾舞團。1862年佩提帕擔任芭蕾編導,1869年擔任藝術總監。 佩提帕曾與音樂家柴可夫斯基、編舞家列夫.伊凡諾夫(Lev Ivanov, 1834-1901)合作,共同創作《天鵝湖》、《胡桃鉗》、《睡美人》等不朽芭蕾舞劇。他也採用明庫斯的音樂,編導許多芭蕾經典舞劇,包括《唐吉訶德》與《舞姬》等。佩提帕建立俄國古典芭蕾,掌握理性、學術及學院派、清晰度高與規則性強的原則,異于法國浪漫芭蕾的感性、創造幻想與自由度高的原則,因而享有「古典芭蕾之父」美譽。[2] 他83歲高齡時,還創造芭蕾舞劇《魔鏡》,讓我們覺得年輕不少。 左圖為鐘罩型浪漫芭蕾舞裙。右圖為薄餅型古典芭蕾舞裙,蓬蓬裙。 佩提帕縮短女舞者的舞裙。他把浪漫芭蕾鐘罩型舞裙(bell-like skirt),縮短到膝蓋上方的古典薄烤餅型舞裙(classical tutu-pancake),展現女舞者整條大腿線條,也讓觀眾可以看到雙腳打擊動作 。 他把芭蕾舞劇時間延長,并把表演形態固定為一個模式 。他把芭蕾舞的舞步連接起來(稱為「舞系」Enchainement),并且確立雙人舞的古典模式。佩提帕終身拒學俄語,完全以法語教學,這對當時崇尚法國文化的俄國貴族和上流社會并不會造成隔閡。他的學生分散世界各地,繼續以法語上課和排舞,法文芭蕾術語也逐漸成為世界芭蕾舞通用語言。 七類芭蕾舞步 佩提帕為了編舞方便,把芭蕾舞步(ballet steps)分為七類:(一)預備或連結的舞步(Preparatory or connecting steps),例如嵌步(pas de bourr'ee)或是滑步(glissades);(二)升高的舞步(Steps of elevation),例如大跳躍(grands jet'es)或是交織(entrechats);(三)擊打舞步(Steps with beats),例如碎裂(bris'es)或是羚羊跳(cabrioles);(四)旋轉姿態(Pirouettes),(五)姿勢(Poses),例如阿拉伯式(arabesque)或是雕像式舞姿(翔姿attitude);(六)手臂運行(Port des bras);(七)踮立(Pointe work)。這些都是表現性的范疇,是以其藝術功能而非純粹技術界定的,就如諾維爾的列表(Noverre's list)所示 三段式雙人舞 佩提帕確立雙人舞(pas de deux)的三段式標準制度:慢舞(法文adage, 義大利文adagio)、炫示部舞(variations, 變奏或變體舞)、結尾部舞(退場coda)。 第一段慢舞是由男女首席舞者共舞。進入第二段炫示部舞時,男舞者作為輔助性角色先行退場,由女舞者急速獨舞,與先前慢舞形成強烈對比;接著女舞者退場,男舞者進場急速獨舞。第三段結尾部舞也是男女共舞,但是以男舞者為中心;男舞者盡情炫耀其最快速舞步,像旋風一般斜走或繞行舞臺,通常以令人葷眩的軸舞結束。 古典芭蕾型態還有三個要素:舞徑(Chemin)、默劇(Mime)、舞群(Corps de Ballet)。它們分別在三齣舞劇展現,并且延續下來:以1581年《皇后戲劇芭蕾》為代表的「幾何狀態」、以1789年《關不住的女兒》為代表的「默劇狀態」、以1841年《吉賽爾》為代表的「立體型態」。 佩提帕也倡導芭蕾與大型管弦樂結合的表演形式,奠定芭蕾舞劇地位。他總共創作五十四部芭蕾新作,包括《雷蒙達》與《仲夏夜之夢》等。另外還重編上演《海盜》與《吉賽爾》等十七部古典芭蕾劇目;并為卅五部歌劇編導插舞。佩提帕與作曲家明庫斯(Leon Minkus,1826-1917)合作,推出1869年《唐吉訶德》與1877年《舞姬》等作品。1910年去世,享年九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