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隨心所欲的手舞足蹈不但可以宣泄情緒,而且還能治療精神疾患呢?可是在臺灣,“舞蹈治療”已經蔚然成風。 近年臺灣患憂郁癥和自殺的人越來越多,為了救治不堪身心壓力的人群,不僅臺大醫院、“榮總”醫院等臺灣數一數二的大醫院開設了舞蹈治療,其它很多醫院也已經或準備推出這個項目。這種對舒緩精神壓力、治療心理疾患頗有療效的治療方法,還走進了大學課堂,輔仁大學、陽明大學、臺中體育學院以及不少社區大學目前都已開設了相關課程。 事實上,舞蹈治療并不需要舞蹈基礎,更不是通過嚴苛的舞蹈訓練成為“舞林高手”,只是借由放松狀態下自然的肢體語言發現心理壓力的真正來源并尋求解決之道。“身體是永遠不會說謊的,”島內推廣舞蹈治療的先驅者李宗芹說,“舞蹈治療幫助人們找到適合自己的身體表達方式,不止是宣泄情緒,而且還能幫人認清自身的困境,并在現實生活中帶來改善。過去的經驗還證明,舞蹈治療對于戒煙、戒毒等也有較好效果。” 有的心理壓力是不恰當的身體表達帶來的。如果讓病患撕報紙,精神緊張的人會撕得很猛烈,李宗芹就引導他們慢慢地、輕輕地撕,病患驚訝地發現,原來狂躁與平靜相比是那么不舒服,以后他們就會注意糾正自己的行為方式。 李宗芹說,在當代社會中,人們要面對來自工作、家庭、人際關系、情感等多方面的壓力,很容易精神緊張甚至情緒失常,可是大多數人并不知道正確的應對方法,有的人用大吃大喝或瘋狂消費來發泄,結果可想而知。她認為,華人是喜歡運動的民族,發明了太極拳、氣功等運動方式,對身體的體悟程度很深,如果能把喜愛運動的文化傳統與時代需求結合起來,讓人們用更自由的方式表達身體語言,就能對人的精神健康發揮作用。 (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