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蹈”源自敦煌壁畫,她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中原文明與西域文明交融薈萃的結晶,其動態、神韻在漢文化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凸顯中原與河西一帶的舞蹈素材,同時恰當地融入西域特色風格,形神兼備,具有西域、中原、地方“三結合”的特點,且具有古西涼樂之風格為主要動律。是一種獨具藝術魅力的古典舞蹈流派。 舞蹈藝術專家深入大漠腹地敦煌莫高窟,并以此為依據,創造性地“復活”了壁畫上“揚眉動”、“彈指移項”、“扭胯蹶臂”、“騰踏旋轉”的動人姿態。 今天以“敦煌”命名的舞蹈,其直接來源是敦煌莫高窟壁畫上的大量古代舞蹈姿態,它是當代舞蹈藝術家們根據對古代敦煌壁畫舞姿的研究和受敦煌樂舞壁畫的靈感啟發,“復活”和創作出來的一個新舞種。 敦煌舞代表作品《絲路花雨》、《大夢敦煌》、《敦煌韻》、《敦煌伎樂》、《敦煌神女》等。 高金榮 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一級編導,甘肅省藝術學校名譽校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79年秋作者開始研究敦煌壁畫舞姿創建“敦煌舞基本訓練教材”,奠定了中國古典舞敦煌流派的基礎。專著有《敦煌舞蹈》、《敦煌石窟舞樂藝術》、《敦煌舞教程》等,在海內外發表論文多篇。創作教學劇目有《千手觀音》、《妙音反彈》、《大飛天》、《憑欄仙女》、《彩塑菩薩》、《莫高女神》、《歡騰伎樂》以及組舞《敦煌夢幻》等。 高金榮敦煌舞教程視頻,共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呼吸、眼神、肋、胯、膝,肢體曲線等元素訓練共三節; 第二部分是手、臂、單腳、雙腳、腿、腰、步法、旋轉、舞琵琶等基本動作訓練共八節; 第三部分是性格組合訓練,春中有思維菩薩、蓮花童子、舞綢伎樂、武伎、飛天等五種。并附敦煌舞基本訓練教學大綱和伴奏樂曲。 敦煌舞基本訓練 第一部分 元素訓練 一 呼吸與眼神的練習 二 肋、胯、膝的練習 三 肢體曲線的練習 第二部分 基本動作訓練 一 手的練習 二 臂的練習 三 腳的練習 四 腳的控制練習 五 腰的柔韌練習 六 步法的練習 七 旋轉的練習 高金榮敦煌舞教程是一套風格性訓練教材 目的是培養學習者掌握敦煌舞風格韻律,不屬于功能性訓練,即不解決舞蹈基本能力和技巧問題,因此,使用本訓練教材要與舞蹈基訓課密切配合。一些難度較大的動作和技巧的完成,主要依靠舞蹈基本技術的訓練。在安排、掌握本教材進度時,必須與舞蹈基本技術課很好配合銜接。 教學時的注意點 在教學時要注意它與其他舞蹈在風格上的區別,如傣族民間舞蹈,和敦煌舞的手勢、胯部動作等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在呼吸、步法上截然不同,至于動律和表現內容更大相徑庭。又如敦煌舞和古典舞身韻,有密切聯系,它們同屬我國古代的舞蹈范疇,在神情、氣質方面有相通之處,但又各有自己的特點,在肢體動作特征、韻律方面迥然不同。 教學中的建議 在教學中不妨試用比較式的教學方法說明要領,分清同與不同的區別,以使學習者不至于混淆,能準確掌握敦煌舞的規范動作。 敦煌舞風格性訓練教材 高金榮敦煌舞動作分解教程視頻 高金榮敦煌舞完整教學視頻 高金榮敦煌舞分解教學視頻 第一節 元素練習 呼吸與眼神的練習訓練與組合展示 第一節 元素練習 肋、胯、膝訓練與組合展示 第一節 元素練習 肢體曲線訓練與組合展示 第二節 基本動作訓練 旋轉練習訓練與組合展示 第二節 基本動作訓練 手位十三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