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由鳳凰衛視和鳳凰新媒體發起,旨在推舉及表彰2014-2015年度在不同領域成就卓著、對世界具影響力并受全世界關注的華人典范,頒受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以及“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譚元元十五歲名揚世界,被認為是中國培養出的最優秀的芭蕾舞蹈演員,也是到目前為止世界頂級芭蕾舞團中唯一的華裔首席演員。2013年末,譚元 元捧得舞蹈界知名期刊、美國《舞蹈雜志》評選的第56屆年度終身成就獎;2014年初,她又摘下英國國家舞蹈大獎最佳女演員的桂冠,奠定了她在當今世界芭 蕾舞臺上的至高地位。用心起舞的譚元元,因在舞蹈藝術領域的卓越成就,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用心起舞的完美主義者 從十歲開始學習芭蕾到今天,二十多年的舞蹈生涯中,譚元元幾乎囊括了所有令芭蕾舞演員所向往的國際大獎。1992年12月,第五屆國際芭蕾舞蹈 比賽在法國巴黎舉行,25個國家的125位優秀選手展開激烈競爭,15歲的譚元元是中國派出的唯一選手。盡管從沒在傾斜5度角的舞臺上演出過,她卻憑借對 舞蹈的理解和嫻熟的技藝,出人意料地獲得俄羅斯芭蕾舞大師烏蘭諾娃等7位評委給出的7個滿分,以絕對優勢成為這屆大賽的唯一金獎獲得者。譚元元捧回了她人 生中的首座重量級金獎,也讓世界抬起頭來重新審視中國的芭蕾舞藝術。 賽后,烏蘭諾娃告訴譚元元,“芭蕾不光光是技巧,用心跳舞才能成為一個藝術家。”于是,“用心起舞”,便種在譚元元的心里,生根發芽抽枝散葉。 足尖連心,用心起舞,譚元元不停旋轉,從不肯停下舞步。18歲時,她被破格邀請加入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舊金山芭蕾舞團,成為該團最年輕的獨舞演 員。兩年后,她就晉升為該團歷史上最年輕的首席演員。從此,譚元元一發不可收拾,出演了舊金山芭蕾舞團的各種有人物跨度的經典劇目,擔當了所有女主角。 2004年,她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被冠為“亞洲20位40歲內最有影響力英雄人物之一”。而在日本權威的《舞蹈》雜志評選的“20世紀 100位芭蕾舞蹈家”中,她是惟一的華人入選者。譚元元每年演出百余場,擔綱主演過包括《天鵝湖》、《吉賽爾》、《奧賽羅》、《小美人魚》在內幾乎所有的 經典芭蕾劇目。不停排練,不停演出,在一個演出季里,她平均每天要工作13個小時,每周跳壞四五雙芭蕾鞋并不稀奇。 2013年末,譚元元捧得舞蹈界知名期刊、美國《舞蹈雜志》評選的第56屆年度終身成就獎,她不但是舊金山芭蕾舞團第一個得到終身成就獎的首席 舞者,也是第一個獲得這一獎項的華人舞蹈家。2014年初,她又摘下英國國家舞蹈大獎最佳女演員的桂冠。這兩座獎杯是對譚元元多年堅持的肯定,讓她感覺所 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她說:“所有的舞者都希望站在臺上的那一刻是完美的,我是靠著恒心,一步一個腳印,每天朝著完美的目標靠近一點,雖然我知道完美永遠都 無法達到,但可能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說的‘不瘋魔不成活’吧。” 逐夢的路上不容踟躇 從舊金山芭蕾舞團歷史上最年輕的獨舞演員,到最年輕的首席舞者,譚元元被譽為“舊芭王冠上最大顆的寶石”,她用三年時間走完了別人十幾年都走不 完的路。正如璀璨美麗的寶石一般,她的天分、她的幸運聚集著目光,但當撥開所有粉飾,端詳起這顆寶石的光澤時,不難發現,它的光中同樣含著坎坷,亮中同樣 經過磨礪。 芭蕾藝術對演員的先天身體素質和后天努力都有著苛刻的要求。選擇成為職業芭蕾舞者,就意味著要放棄很多。小時候被關在舞蹈學校接受嚴格訓練,長 大了沒有時間交朋友,此外還有很多常人能做自己卻不能做的事,比如怕受傷就不能滑雪、打網球、游泳,甚至怕傷到腳底而不能長時間逛街。所以,每當被初學芭 蕾的小舞者團團圍住,問及經驗和建議時,譚元元常說的一句話是:“考慮清楚了嗎?芭蕾很殘酷,要做好吃很多很多苦的準備。” 芭蕾舞演員的苦,從來不是那種苦盡甘來的苦,痛苦不會隨著功成名就而減少,只會伴著經年累月的傷痛而增加。由于先天條件和業內情況等諸多原因, 華人演員在世界芭蕾舞臺上一直難以占據優勢。在美國,首席并非終身職位,稍不留神就會被人取代。巨大的競爭壓力讓譚元元從不敢也不愿松懈,“一旦讓人失望 一次,很可能就再也不會用你,亞洲人扳回的機會可能更小一些。” 在追逐芭蕾夢想的路上,譚元元所經歷的并不像履歷表上看到的那樣一帆風順。在跳《小美人魚》時,她的腳趾受傷要靠打封閉上場,而在演《吉賽爾》 時,整個胯骨脫臼,醫生斷言她必須接受手術停演2年。在受傷最嚴重的時候,身邊的人都勸她別跳了,她卻不甘心就此放棄。她用中醫和瑜伽自醫,在2個月后奇 跡般地重新回到舞臺,也再次體驗到了芭蕾帶給她的驕傲和幸福感。 通常女性芭蕾舞演員的黃金周期在28至37歲之間,如果碰到好的導師或是作品,生命周期還能再延長一點。“有時我覺得,那道坎是老天給我的饋 贈。感謝這一身的傷痛,讓我堅持到了今天,如果不是這一次次的挫折,可能我早就退了。”譚元元把那次受傷稱為職業生涯的關鍵轉折點,“過了這個坎,我決定 要跳到不能跳為止。” 在抵達芭蕾之巔后,譚元元還是無法放慢自己的腳步。她不僅對傳統劇目的展現上進行突破,還嘗試著將芭蕾與其他藝術形式之間的跨界接觸。2010 年,她和日本國寶級大師梅若玄祥合作表演了《鷹姬》,讓芭蕾與日本能劇聯袂。2012年,她攜手現代舞大師瑪莎嬠炄姆的亞洲弟子、臺灣舞者許芳宜和美國 紐約城市芭蕾舞團首席演員阿什莉贠德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穿越》,將古典芭蕾、現代芭蕾以及現代舞融合。近兩年,她又大膽嘗試現代舞作品。在譚元元的字典 里,沒有“激流勇退”這個詞,越是到了今天這個位置,她越不會止步。譚元元說:“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我無法放棄這個舞臺,我還有太多的事沒做,比如有一部 真正屬于自己的作品,或者說自己能編一部作品。英國著名舞蹈家瑪戈芳汀計劃在38歲退休,因為遇到舞伴魯道夫努里耶夫,一直跳到50歲,所以我要把自 己敞開,迎接所有機會。我現在希望達到的,已經不是一名優秀的芭蕾舞演員,而是一位藝術家。” 據悉,“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4-2015”頒獎禮將于4月3日晚在清華大學登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