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愛講究動作的“延伸”性,那么“延伸”是什么。它并不是說伸直手臂就是延伸,而是要由體內發出的氣不斷地向外擴張、外延,用經過訓練過的呼吸去延續、伸長。除此之外,我們應該注意把呼吸放在身體的什么部位。 舞蹈中的呼吸一般都由吸氣、提氣、屏氣、呼氣這四種形式組合。呼氣 一般為“起法兒”做準備;提氣是為了提高人體的重心;屏氣是幫助人體收緊,嘎然的停止,吸氣是為了換氣與放松身體,為下一個動作做準備。 若從呼吸出入與丹田開合的運動中去體驗“丹田的部分就是腹部膨脹后回縮入時,四周的力向內壓縮的集中點,即呼吸點”。“氣沉丹田”則指把吸進的氣直接沉入腹部,氣管好象延長了,它向下伸延,直貫丹口;氣息從口鼻直出直入丹田,中間并無阻隔,似乎肺已不再舒縮,不再活動,它的工作已完全由丹田接替。 呼吸的實質,是有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呼氣時胸廓向各方面擴大,呼氣時則縮小。由此可見,呼吸直接賴以胸廓的變化,然而引起胸廓變化的原因是由于相應的肌群收縮與放松的結果,胸廓的節律性擴大與縮小,成為呼吸方法。 舞蹈中的呼吸則需要根據所做的動作來對呼吸進行控制,它的頻率不是平均的自由的,而是需要跟隨動作的幅度、大小和節奏的變化來加以變化和調節。正確的調節呼吸為跟隨動作的變化來變化呼吸,可以使動作更具有生命力,增添舞蹈的魅力。 漫談舞蹈與呼吸 我們常說“以心帶情、以情帶動”,這句話的意義就是要心與形的統一,也就是內心與外形動作協調配合。那么心又怎樣去表現呢?表現內心的變化并不只是面部表變化有多么豐富,它也在于對呼吸的運用變化和控制。例如:當人緊張的時候,呼吸一定是小而快的,并有些屏氣;生氣時呼吸一定是沉而重的。 |